聖曆元年(698年),武承嗣因為做太子的幻想徹底破滅,憂憤而死。
酷吏來俊臣也沒好下場,比武承嗣死的還早一些。
他無賴出身,善於告密,得到武則天信任,先後任侍禦史、禦史中丞、太仆卿,組織數百名無賴專事告密,設立推事院,聯合黨羽朱南山等撰寫《羅織經》,製造各種殘酷刑具,大興刑獄,采取刑訊逼供手段,任意捏造罪狀致人死地,大臣和李唐宗室遭到枉殺滅族者達數千家。
後來來俊臣竟企圖陷害武氏諸王、太平公主、張易之等武則天最親信的人物,誣告皇嗣李旦和廬陵王李顯謀反,遭到衛遂忠告發。
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武氏諸王與太平公主等乘機揭露來俊臣種種罪惡。武則天下令處死來俊臣,將其酷吏黨徒全部流放嶺南,延續十四年之久的恐怖“酷吏**”宣告結束。
聖曆三年(699年),沈佺期被武則天選中修撰《三教珠英》,升職為正六品上的通事舍人,沈佺期的文學特征也開始有了些變化。
“彩樓大戰”,沈佺期隻因自己的詩結尾不夠陽光,輸給了宋之問。然而,細品沈佺期詩集中的句子,其實比宋之問要強。
以刻板著稱的應製詩,和蘇味道、李嶠他們相比,沈佺期的詩,讀起來也是有美不勝收之感,像《人日重宴大明宮賜彩縷人勝應製》這首詩,其中“山鳥初來猶怯囀,林花未發已偷新”,語法就十分活潑,“偷新”兩字尤其生動。後來《紅樓夢》中林黛玉有“偷來梨蕊三分白”一句,這一“偷”字想必就是從沈佺期這裡“偷”來的。
這一時期,武則天帶著二張和一群“珠英學士”們四處遊玩,沈佺期也在其中,寫下了《從幸香山寺應製》、《嵩山石淙侍宴應製》等眾多應製詩。
聖曆三年(700年)五月,武則天在嵩山石淙河這一景區建了座三陽宮,宴樂之餘,她親自寫了一首《石淙》詩,於是李顯、李旦、武三思、狄仁傑、張易之、張昌宗、姚崇、李嶠、蘇味道、崔融等人紛紛應和,沈佺期也位列其中,可見他當時是何等受恩寵了。
沈佺期在《從幸香山寺應製》中寫道:“南山奕奕通丹禁,北闕峨峨連翠雲。嶺上樓台十地起,城中鐘鼓四天聞。旃檀曉閣金輿度,鸚鵡晴林采眊分。願以醍醐參聖酒,還將隻苑當秋汾。”
因修書有功,一批官員被升職,沈佺期也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