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想到千山外,滄江正暮春(2 / 2)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 3559 字 2024-04-23

其二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

自無枝葉分,莫恐太陽偏。

其三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其四

那年離彆日,隻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其五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發黑無緣。

其六

昨日北風寒,牽船浦裡安。

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這六首詩是抒發離愁的感傷之歌,以商人婦為抒情主人公,描寫了妻子因丈夫久出不歸而在閨中天天思念的情形,表達了主人公盼望遠方夫君早日歸來的切切之情。這類詩是當時民間流行的小唱,有濃厚的民間氣息。在寫法上,這組詩直敘其事,直表其意,直抒其情,語言通俗,不事雕琢,純用白描,而刻畫人物形象極為傳神,為“天下之奇作”。

劉采春的《囉嗊曲》,成了她的成名代表作,隻要此曲一響起,無數人產生共鳴,流淚哭泣。這些歌曲或安撫了怨婦們寂寞的心靈,或給了聽眾生活的信念和勇氣,總之,人們對劉采春的音樂沒有抵抗力。

唐敬宗寶力元年(825年),元稹命所屬七州築陂塘,興修水利,發展農業。

在任浙東觀察使的六年中,元稹興修水利,發展農業,頗有政績,深得百姓擁戴。

劉采春成了元稹的妾室後,逐漸淡出了自己的歌唱事業,開始一心一意陪伴侍候元稹,兩人琴瑟和鳴,也算是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可惜好景不常,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元稹入朝為尚書左丞。

元稹抽身而去,沒有帶劉采春,剩下劉采春獨自在風中淩亂。

元稹走後,劉采春竟不知所終。有人說,難禁悲憤之情的她留下了一首絕命詩後,投河自儘了。

在元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