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家住寒塘獨掩扉(2 / 2)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 3026 字 9個月前

陳少遊欲私扣包佶所管的錢糧,包佶初不許,被恐嚇說,如果給了錢,就是劉長卿的下場;不給錢,則是崔眾的下場(崔眾被李光弼所殺)。“佶大懼,不敢固護”。

劉長卿真不甘心啊!兩段冤情,足足十六年,占據一半仕宦生涯。劉長卿的第三層愁,便是“逐臣無用之苦”。

“逐臣之悲”,體現在劉長卿作品中,是頻繁地使用多種悲苦的意象,比如荒村、野橋、落葉、古路、寒山、孤舟等。後人甚至稱劉長卿為“閉門詩人”,因為他詩歌中常常描述“閉門”、“掩扉”。

如《歲夜喜魏萬成郭夏雪中相尋》:

“新年欲變柳,舊客共沾衣。

歲夜猶難儘,鄉春又獨歸。

寒燈映虛牖,暮雪掩閒扉。

且莫乘船去,平生相訪稀。”

《會赦後酬主簿所問》:

“江南海北長相憶,淺水深山獨掩扉。

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

《送陸澧倉曹西上》:

“長安此去欲何依,先達誰當薦陸機。

日下鳳翔雙闕迥,雪中人去二陵稀。

舟從故裡難移棹,家住寒塘獨掩扉。

臨水自傷流落久,贈君空有淚沾衣。”

劉長卿類似詩句,不勝枚舉。

何謂“掩扉”?或能以“欲拒還迎”來做出解釋,這是劉長卿兩種思想衝突所產生的碰撞意象。

十多年的仕途坎坷,讓劉長卿萬念俱灰,孤立而失落。門外是仕途,是朝廷,他是抗拒的;可內在作為文人的擔當,作為士子的執著,又讓他難以放棄追求。

所謂“掩扉”,不過是虛掩,一旦門外有“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