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顛倒青苔落絳英(2 / 2)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 3553 字 9個月前

寒蟬暫寂寞,蟋蟀鳴自恣。

運行無窮期,稟受氣苦異。

適時各得所,鬆柏不必貴。”

其六曰:

“今晨不成起,端坐儘日景。

蟲鳴室幽幽,月吐窗囧囧。

喪懷若迷方,浮念劇含梗。

塵埃慵伺候,文字浪馳騁。

尚須勉其頑,王事有朝請。”

其九曰:

“霜風侵梧桐,眾葉著樹乾。

空階一片下,琤若摧琅玕。

謂是夜氣滅,望舒霣其團。

青冥無依倚,飛轍危難安。

驚起出戶視,倚楹久丸瀾。

憂愁費晷景,日月如跳丸。

迷複不計遠,為君駐塵鞍。”

在這樣的悠閒中,韓愈有較多的時間與一批新老朋友張籍、孟郊、張暑、張徹、侯喜等頻頻相聚。他們在一起飲酒、賦詩、聯句,興致盎然地同作“文字飲”,追憶離彆後的愁緒煩惱,敘說重逢後的喜悅友情,互相勉勵。

韓愈在寫給張暑的長詩《醉贈張秘書》中有雲:“不解文字飲,唯能醉紅裙。”文字飲由此得名。

韓愈除以詩文會友外,很少與官人交往。他在《答馮宿書》中說:“仆在京城,一年不一至貴人之門,人之所趨,仆之所做。與己合者則從之遊,不合者雖造吾廬,未嘗與之坐。”表現出韓愈恥於趨炎附勢的本來麵目。

正因為如此,韓愈又遭到無端的誹謗。當時,鄭絪在朝為相,他十分賞識韓愈的文章,讓韓愈呈獻自己的“詩書若乾篇”,並準備起用韓愈擔任翰林學士之類的文學之職。

此職是土林中人最羨慕的榮耀職務之一,於是,企盼謀取這一職務的一夥人就散布流言蜚語,中傷韓愈狂妄自傲,連宰相也不放在眼裡。還有人公開威脅韓愈,讓他退出文學之職的競爭,儘快離開長安。

為避免他人誹謗,蹈襲前轍,韓愈主動向朝廷提出調為外任的請求。

元和二年(807年)六月,韓愈調到東都洛陽,仍然權知國子博士。

此詩,十八歲的少年詩人李賀重返東都洛陽。他這次來洛,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找文壇巨公韓愈。李賀帶了許多詩篇前來見他。

來洛陽之前,少年李賀在長安碰了一鼻子灰。

唐代以詩文取士,詩歌寫得好不好,直接影響文士的科舉考試。李賀之所以嘔心瀝血地寫詩,為的就是科舉考試;而科舉考試的目的,就是入仕做官。李賀是李唐皇族後裔,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