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邊的老宅,卻點著蠟燭商量事情。
一根蠟燭少說好幾文,平日無事甚少會點。像是買布做衣服,那都是過**情。
非年非節的,金玉這麼大手筆地買了好幾匹布,著實是村裡大新鮮事。
“李嬸子,不是我說。秀才娘子是不懂事情了一些,我看她的筐裡有好些東西,定是費了不少銀子”
“不是我們挑毛病,忒不會過日子了些。如若是秀才還在,休了得了。現在秀才不在,那算了!”
不少人在老宅,幫著李母出主意。
李母沒什麼本事,這輩子最大的底氣就是幫李家生了一個秀才兒子。此刻她坐在堂屋的上首,像個老封君。
地下坐滿了婦人,有些還自帶板凳來。說話的聲不少,借機來蹭光的也不少。找個地方坐著聊聊,還能趁著光亮做些針線活。
“這話不妥,她金氏守過孝又生了那麼多的孩子,沒這個道理!”還算是有個明白人,能為金玉說句話。
“娘!要不咱們就給她逐回家去!”鄭氏靈機一動。金氏一走,那東西不都是自己家的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句地,李母看著桌板上的燭油滴答,肉疼得不得了。
這麼說下去,這一根蠟燭豈不是要耗儘。
“好了好了,你們都走吧!這是我們家自個的事情,都快回去歇吧!”李母站起來就要趕人,實在是心疼蠟燭。
“你也真的是!看見人那麼多,也不曉得機靈一點,叫他們走!”李母將蠟燭一吹,埋怨起了鄭氏。
“娘,人家也是好心。咱們村裡,沒人比你老更體麵了。金氏不曉得孝敬您,這不是都幫著我們!”鄭氏挑著好話說“那邊不就是沾二叔的光,過得滋潤。現在二叔沒了,金氏手裡的銀子,本就是給你老的!”
鄭氏摟著懷中熟睡的好大兒,說出了早就打好腹稿的話。
“可憐咱家的幾個孩子,長那麼大肉都沒見幾回”鄭氏的這兩句話,著實說到了李母的心坎上。
“懶皮子就知道吃吃吃,你彆同金玉學去!明兒我上鎮上**肉來給孩子們!至於這金氏,她給我等著!”
李母想起金玉那張臉,背後不自覺地發毛。這二兒媳怎麼突然性子就變了,一點都不要體麵。
鄭氏得了一些李母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