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了,也很震驚:前錦可是從小就受到父母良好教育的啊!
“我簡直不敢相信,這些話是從我兒子嘴裡說出來的。唉,心性亂了,就什麼都亂了。這不,好端端的一個小家庭,眼看就要被他攪散了。唉,多好的媳婦啊,不論是相貌、學識,還是人品、性格……小東西當初可是山盟海誓地追著人家,現在他居然野了心,把媳婦害得不死不活的。唉,孫子都快半人高了……”
“你打算怎麼辦?”
“我要采取非常手段,哪怕送他去坐牢,也要堅決遏止住他的放蕩行為!”他說著激動地站了起來。
“老兄,你都快五十的人了,怎麼還像年輕時的脾性?我理解你的心情,可你要冷靜冷靜,畢竟是你的兒子啊……”
“兄弟,人心都是肉長的,你說我就忍心……?可我要不痛下心來,任其放蕩下去——天理不容啊……”
“老兄,前錦畢竟已是三十出頭的人了,你萬不可過激。還是先教育、開導……”
“瞎!我的話他根本就聽不進去,還……”
“前錦心裡有個結,你知不知道?”
“我知道,我早就知道。可我和他娘,怎麼開得了口啊?唉,事到如今,我想來想去,看來是再不能瞞著他了,你越遮掩,他心裡的疙瘩越大……” 他說著一把抓住我的手,為難地彆過臉去,“唉,隻有拜托你……”他的手在抖,實在說不下去了,轉過身出了門。
……
儘管我是知情的局外人,可麵對“晚侄”,我這儒雅的“二叔”,實在也是難開其口啊。
我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決定給前錦寫一封長信,在信中給他講一段故事。期望他看了信,明白了真相的同時,心靈為之震顫,從而從迷亂中警省,改過自新。
就在我動筆寫那段故事的時候,我實在有些為難了:如果拐彎抹角輕描淡寫,怕是達不到我和他父親的共同期望;如果如實甚而鮮活地“再現”,儘管其祖父、父親、母親都用化名,未免也還是有點欲語還羞……
思慮再三,為了不辜負好友的重托,為了前錦的現在和未來,我還是重重地落下了手中的筆……
我在信中婉轉地告訴他:“……你從故事中便可看到你祖父、父親、以及你母親的影子……”
其實,那不是“影子”,而是那個時代那段真實生活真實人生的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