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那是誰的錯?(100月票加更)(1 / 2)

<co>

“像這種情況在很多新藥的研發過程中都存在,醫藥公司所需要承擔的最大成本其實就是臨床和營銷推廣,而格列寧最耗錢的三期臨床沒開始就獲得了通過,就算需要日後補上,也幫他們節約了大量的資金成本。”

“所以說,這款新藥的研發的確可能花費了大量金錢,但諾瓦公司承擔的成本絕對沒有他們宣傳的那麼多,醫藥界通常用這樣一句話來為藥品價格辯護:一顆藥的成本隻要5美分,但為什麼要賣500美元因為那是第二顆,第一顆的成本是50億美金,這句話也說服了相當大一部分人,但是在格列寧這款藥上,這句話是站不住腳的,諾瓦公司為開發這款藥所付出的成本絕對沒有五十億這麼多。”

“這也太黑了吧?”這段話聽得沈隆目瞪口呆,這裡麵還有這麼多門道?要不是馬藺院士給他說,他還真無從了解,依舊把諾瓦公司當成純潔無瑕的白蓮花。

“醫藥巨頭可是擁有和軍火巨頭不相上下影響力的龐然大物,如果他們真的完全純潔,早就被資本吃光抹淨了。”馬藺院士搖頭道,“醫藥公司的黑材料可遠不止這些。”

“您再說說看。”沈隆聽得入了神,趕緊拿起茶壺給馬藺院士重新倒了一杯茶。

“利潤驅動新藥研發,固然讓醫藥公司開發出多款有效的新藥,但是過於注重利潤,也讓很多無力承擔治療費用的病人被無情地拋棄了。”馬藺院士被沈隆勾起了興致,繼續給他說道,“有一種病叫地中海貧血症不知道你聽過沒有?”

沈隆連連搖頭,對此他一無所知,馬藺教授笑了笑開始給他普及相關知識,“這種病的學名叫做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種遺傳類疾病,多發於東南亞還有非洲部分黑人群體中,這些病人有什麼共同特點?”

“額,都是經濟落後的確,病人怕是沒太多錢花在這上麵。”這次沈隆明白了。

“對,就是如此,早在1982年,科學家在研究羥基吡啶酮類化合物的時候,發現了一種新的鐵螯合劑去鐵酮,去鐵酮是治療地中海貧血症的有效化合物,但是由於無法獲得太高的利潤,所以歐美製藥公司完全沒有開發這種藥物的打算。”

“一直到幾年後我國北大生物係的楊銳教授開發出了這種藥物,才讓國內無數地中海貧血症患者獲得了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

“哦,就是號稱北大有史以來最帥教授的那位楊銳教授?”這位楊教授的名氣很大,就連沈隆這種外行人也聽過他的名字。

“對,就是他。”說到這兒馬藺院士歎了口氣,“這也幸虧是在中國,我們還擁有一批心懷仁心的科研工作者,也具備一定的藥物研發能力,你要是換成非洲,那就更可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