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夢回大宋(1 / 2)

“大宋享國百年,乍看天下無事一片太平,然北有契丹、西有黨項,內有冗官冗兵冗費三害,若不變法,大宋恐危在旦夕,然吾雖得官家委以重任、授變法之權,奈何阻力重重,最終功虧一簣,安石實不心甘……”沈隆腦海中傳來一個中年人的聲音。

這是王安石?難道這次要去大宋?沈隆立刻反應過來,這次向他許願的就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主持了熙寧變法的王安石了。

宋神宗年間,新繼位的趙頊為了革除弊政,召久享盛名的王安石入朝,王安石隨後上,闡釋宋初百餘年間太平無事的情況與原因,指出當時危機四伏的社會問題,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樹。

神宗采納王安石的相關主張,並要求其儘心輔佐,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讓他主導變法,王安石大刀闊斧開始了改革,他改革了科舉製度。先後推出募役法、保甲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免行法等新法。

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麵,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舊有利益集團也進行了打擊和限製;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加之新法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這段曆史沈隆倒是頗為熟悉,上中學時曆史書上學過,之後也在多部經典網絡小說中看到過,每每想到這些他都務必遺憾。

大宋誕生了璀璨的文化,然而卻缺乏守護文化的武力,自從建國之初開始就先後被契丹、黨項、女真、蒙古等蠻族欺淩,最終亡於蒙古之手。

五胡亂華之後司馬家衣冠南渡,好歹守住了半壁江山,延續中華文明不斷,南宋崖山可是中華第一次徹底亡於異族之手,如果可以幫助王安石重塑大宋,那麼,這場悲劇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呢?

這個任務肯定是要接的,但是在此之前我要多做些準備才行,沈隆下定了決心,開始琢磨該如何完成這個任務。

第二天醒來,他先邀請了一批宋史方麵的專家明天來家中參加聚會,打算先和他們聊聊王安石變法的得失,看看有沒有彌補的辦法,然後預定了一大堆相關著作,其中不僅有宋代的史料、王安石變法的研究專著,還有商鞅變法、張居正變法的研究資料,甚至還有國外一些變法改革的成功案例,希望這些資料能給自己提供幫助。

和那些專家聊過之後,沈隆對王安石的失敗認識更加深刻了,和商鞅麵臨的局麵相比,王安石受到的信任遠遠不如,秦孝公對國家的掌控也遠非宋神宗這樣的太平君主可比。

與張居正相比,王安石的政治能力大有不如;張居正可是親眼目睹或是親身經曆過嚴嵩、徐階、高拱等一場場慘烈的鬥爭才得以執掌大權,王安石卻是缺乏了這種曆練,而且張居正掌權時,萬曆年幼,他內有太後和馮保支持,外有門生弟子呼應,方才能把新政推行下去。

王安石政治鬥爭手段不如張居正,後宮太後站在了他的反麵,依附他的新黨和他的想法也並不一致,再加上舊黨的反對,以及他新政中固有的缺陷,想要改革成功簡直是難於登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