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父子無言以對,沈隆再次發問,“介甫、元澤可知道我說來之後世一畝地能產多少斤糧食麼?”
不等他倆回答,沈隆直接亮出了大殺器,放了張袁大德魯伊在豐收的試驗田裡的圖片,“這塊土地,畝產換算成大宋的斤兩,約莫有兩千斤!”
宋代一斤差不多600克,袁隆平創造世界記錄的畝產是一千兩百公斤多點,放到大宋剛好是兩千斤,宋代一石約莫一百斤,三石就是三百斤出頭,兩千斤比三百斤,這一畝地的產出差了將近七倍。
“畝產兩千斤!”王安石父子立馬從椅子上站起來,直衝到牆邊,眼睛死死盯著牆上的水稻圖片,若是大宋也能有這般產出,天下百姓那還會擔心饑餓啊。
“看過了水稻的,我們再來看看小麥的。”沈隆放出了河北省永年縣廣府東街村矽穀肥業小麥試驗基地創造產量記錄的圖片,“小麥產量要比水稻低一些,不過種得好的話一畝地也能到一千六百多斤。”
這個記錄是974公斤,換算成600克一斤的宋斤差不多就是這個數字了,水稻隻能在南方水田栽種,小麥卻是在北方都可以耕種,其中的意義又有不同。
“這是畝產八千斤的!”牆上圖片再變,地上堆滿了白色的塊狀根莖,堆得像小山一般。
“這算什麼?還有畝產上萬斤的呢!”不等王安石父子驚呼,沈隆又換了張圖片,隻見這次地上的小山變成了紅色塊狀根莖組成,這座山比剛才那個還大。
“道長,這又是什麼仙種?”王安石父子直接被刺激地木了,畝產萬斤?這要是放在大宋,絕對算是天大的祥瑞啊。
“剛才那個叫土豆,現在看的這個叫紅薯,紅薯畝產雖然高,可不如水稻好吃,也不如水稻管飽,頂多也就當當輔食罷了,當不得主糧,土豆卻是能當主糧的。”沈隆不在意地說道,“你們要種子我也有,我這還有其他高產的種子,隻是恐怕你們種不出這麼高的產量來,增產可不僅僅是種子的問題。”
“我替天下百姓多謝道長了。”王安石一撩袍子,鄭重其事的跪倒在地,對沈隆叩首,王也趕緊跟上。
沈隆坦然受了一拜,然後才把他倆扶起來,“這就是我說的做餅了,介甫以為按照儒家的學識可能做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