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另辟蹊徑(1 / 2)

“當真如此!”王安石的眼睛都紅了,能親眼目睹三代時的真實史料,這對一名儒者來說是何等的誘惑啊!

“開封距離相州不遠,些許時日即可往返,介甫派人去找就知道了。”沈隆說道,相州到開封也就幾百裡地而已。

“父親,此事孩兒親自去辦。”王雱立刻請命,這種大事那能放心托付給其它人,非得自己親自去一趟不可,要不是王安石地位崇高,說不得他都想去了。

“去的時候多找找藥鋪,後世這些龜甲就是在藥鋪中被發現的,數百年後一位叫王懿榮的國子監祭酒看到一味叫龍骨的藥材上似乎有文字,於是就潛心研究,方才讓甲骨文重現於世;或許如今相州的藥鋪裡也有這味藥。”沈隆提醒道。

“此等稀世珍寶竟然被用來入藥,簡直是暴殄天物。”一聽到這個,王雱直恨不得肋生雙翅,馬上飛到相州。

“今日時辰已晚,元澤明早再動身不遲,隻是等解讀出來這些文字,二位不要太過激動啊。”儒家的三代之治就和柏拉圖的理想國一樣,都是哲學家臆想出來的理想國家形態,如果他們看到殷商真實的一麵,搞不好會信念崩潰啊。

王安石覺得自己今天受到的刺激實在是有點太多了,索性多受一點兒,於是在吩咐王雱做好明日出行的準備之後,又問道,“聽道長的意思,後世學說和儒家頗有不同?不知道又是什麼學問?”

“的確大有不同,我們還是用剛才的圓圈舉例子吧!”畫麵再次回到那個圓圈,隻是這次圓圈中間出現了一個箭頭,從圓心直指圓圈邊緣,箭頭漸漸生長,慢慢觸及圓圈邊緣,然後在邊緣頂出了一個小小的凸起。

“儒家認為聖人畫出來的圈是不可逾越的,隻能在圈內做文章;後世的學說卻認為,圈裡麵是已知的學識,圈外麵是未知的學識,懂得越多,未知的學識就越多,有人就像這個箭頭一樣,終其一生終於突破了未知,獲取了更多的學識。”

畫麵再變,無數箭頭從圓心指向四麵八方,不斷在圓圈邊緣頂出小小凸起,圓圈不一會兒就變大了一輪,“聚沙成塔水滴石穿,像這樣做得人多了,人們所掌握的學識就越來越多。”

“就好比我剛才給介甫看得水稻、小麥,這些並非一日之功,有人先把水稻的產量從三石提升到四石、五石,他的繼承者再從五石,提升到六石、七石……如此往複不止,方才有了畝產兩千斤的成就。”

“餅就是這樣越做越大,天下能供養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千年以後在中原已經幾乎很少聽到有人凍餓而死了,三代之時恐怕也做不到吧?”雖然說沈隆所來的時代還有種種問題,可填飽肚子還是不成問題的,這一點放在大宋連想都不敢想。

“人人皆得溫飽,此乃盛世也。”聽到這些,王安石心中再生波瀾,他所追求的最高理想也莫過於讓大宋人人皆得溫飽,不受契丹、黨項之欺淩了,但是這種事情曆朝曆代無數賢明都沒有做到,他也沒多少信心。

最多能讓大宋少餓死、凍死一些人,現在聽聞竟然有人真得實現了這一切,再聯想到沈隆剛才所說的那些,心中出現了一絲微小的動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