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剿匪(1200月票加更)(1 / 2)

內蒙匪患起因複雜,從乾隆年間起,不斷有關內破產的流民來到關外蒙古地區擇地耕種,他們對當地的開發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各旗貴人通過地租和旗餉賺得盆滿缽滿,但與此同時當地中下層土著的生存空間卻受到了擠壓。

再加上清廷的刻意打壓,各旗貴人為償還朝廷欠債的加派,引起了當地蒙人的強烈不滿,從而導致底層牧民起義不斷,波及範圍廣闊,留下了陶克陶胡、嘎達梅林等傳說,至今還在草原上歌唱。

這些底層牧民起義或許是逼不得已,但沙俄也從中看到了機會,他們提供軍火等幫助,讓混亂愈演愈烈,試圖從中撈取好處,日後外蒙的分裂也和這些起義有說不清的關係。

對於這些底層牧民的遭遇,沈隆還是比較同情的,但是對他們造成的後果,沈隆卻無法接受,所以剿滅匪患也就成了勢在必行的事情。

從元寶鎮到郭爾羅斯前旗的路上,孫烈臣給沈隆等人介紹著剿匪的難點,“要說這剿匪,有三個難處,其一,草原上草多蚊蟲也多,進入草原就算是夏天也得用布包頭,不然的話,寸步難行,狼群也多,派出去的跑跋子經常被狼吃掉。”

“其二,那些馬匪都是一人雙馬,馬術好跑得快,槍法也準,往往打了就跑,咱們追不上;其三,當地牧民都是他們的人,一有消息就給他們通風報信,那就更不好找到他們了。”

“咱們沒那麼多馬隊,確實挺麻煩的。”郭鬆齡聽了皺起眉頭,敵人的機動性比自己強,情報搜集能力更好,槍支彈藥的話,他們有老毛子的援助,也要勝過自己,這樣的敵人的確不太容易對付啊。

張作霖采用的是派人混進馬匪中,獲取他們的蹤跡,再派兵圍剿的策略,經曆了多次失敗後終於將匪患清繳完畢,把陶克陶胡趕到沙俄境內。

沈隆卻有點嫌這種辦法太費工夫,咱可以有外掛的人,不管這些馬匪怎麼跑,也逃不過自己的眼睛,“蚊蟲什麼的不用擔心,我已經讓夏東家幫忙收了一批藥材,到時候撒點藥水在身邊就行了。”

以沈隆現在的醫術,配些能驅趕蚊蟲的藥輕而易舉,“哦,對了,占鼇,你說這種藥在草原上有銷路沒有?這門生意做得做不得?”

占鼇是孫烈臣的字,他聽了後馬上答道,“要是真能驅趕蚊蟲,那些蒙人肯定搶著要,咱們隻是進去剿匪,他們可是天天呆在草原上呢!”

“既然這樣,那麼我們或許可以用這種藥來分化那些牧民,馬匪可以從他們那兒得到消息,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從他們那兒拿到馬匪的消息?”郭鬆齡舉一反三。

到了地方,沈隆沒急著進軍,就帶著手下駐紮在附近縣城邊上,一邊調試驅蚊蟲的藥水,一邊整訓軍隊,收集消息;再偷偷摸摸的用筋鬥雲去探查馬匪的蹤跡,待做好萬全的準備之後才領兵進入草原。

一路用藥水開路,贏得了當地牧民的好感,減少了他們的抵觸心理,再根據從天上偵察到的情況,很快鎖定了當地馬匪頭子的所在,將其包圍剿滅,一戰就把這股子為禍多時的馬匪徹底解決。

而在南邊,老疙瘩現在還沒開張呢,兩相比較之下,徐世昌就更加看重沈隆了,又給他補充了一批人手和槍炮,讓他再接再厲,繼續清繳周圍的馬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