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在孫玉厚的主持下,完成了分家儀式,孫少安沒有要家裡的任何東西其實家裡根本就沒啥可分的東西,隻是和秀蓮到新修建起的地方另起爐灶過月罷了。狂沙文學網
實際上也沒辦法分的那麼清楚,少安的孩子虎子離不開爺爺,孫玉厚也舍不得這個孫子,兩家要是有什麼事,彼此依舊會下死力氣幫忙。
分完家,沈隆就該離開了,不過不是馬上回黃原,他還要去隔壁的罐子村看姐姐,去原西縣看妹妹,臨走前他和玉厚老漢說了自己的打算,“我現在在黃原基本謀到出路了咧,這些錢你先拿著,過兩年攢下錢了把家裡收拾收拾翻新下。”
“你走你的!這兩年爸爸還康健,能種了這點莊稼。隻要你能在外麵闖出個世事來,爸爸不拉你的後腿!你出門爸爸放心著哩,不會闖出大亂子來……”玉厚老漢豁達地說道,“你隻管鬨你的世事去!你到了外麵,可要你自己cāo)心哩!爸爸盼你這輩子不要象爸爸一樣,活得蜷胳膊曲腿的……”
沈隆鼻子微微有些發酸,玉厚老漢讓他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和絕大多數中國父親一樣,他們自己受再多的苦也不說,隻希望孩子能過得好一些。
“你賺的錢自己留著,家裡現在也沒啥用錢的地方,窮家富路,你在外麵花錢的地方多著哩。”玉厚老漢死活不願意收沈隆的錢,還是沈隆硬塞到他手裡。
不用擔心,我賺錢的門道多著呢,最多再有一兩年的功夫,我就回來給家裡箍新窯,蓋的漂漂亮亮的,讓大家都看得原先雙水村最窮的老孫家有出息了。
和玉厚老漢道完彆,沈隆又找到少安,磚窯現在已經改造完畢,開始試燒第一窯磚了,堆在外麵的柴火還剩下不少,的確比原來節省多了,透過觀察口可以看到裡麵的青磚已經快燒好了,花費的時間也比以前短,效率提升了不少。
“還是有文化好哩,那能想到這麼改下就能省這麼多錢還有時間,這回原先燒三窯的柴火和時間就能燒四窯磚哩。”少安激動地說道,這意味著他可以賺更多的錢,原先一個月能賺七八百,現在或許能賺到上千塊。
“這樣你和嫂子就更累了。”沈隆說道,鄉鎮企業的創業期都是異常辛苦的,新窯節省了燃料和時間,卻讓他們不得不加快和泥、打磚坯的速度,“上回那個老師傅說咧,這種況最好是置辦個製磚機,把泥巴從那頭倒進去,磚坯就從另外一頭吐出來了,比人打的快多了,質量也好。”
“那怕是要花不少錢吧?搞不好又得借錢。”貧困家庭出生的人,對借錢總是充滿畏懼。
“這不是借錢純花銷,而是自己給自己掙錢咧,就像你早些時候買騾子運磚一樣,遲早能賺回來。”沈隆提醒道,借貸在商業活動中是常有的事,少安既然走上了創業之路,就該早點適應這一切才行。
“嗯,等我再多燒幾窯磚就好好尋思尋思這回事。”少安認真說道,他在這種新的生活方式中看到了以前無法感受到的希望,他也想更有奔頭一些。
“我到時候也幫你打問打問,看看能不能先便宜弄個誰家不要的舊機器,這樣也能少花點錢。”製磚機還是有點貴的,孫少安一時怕湊不夠這筆錢,貸款的話也不好辦,尤其是對他這種小個體戶來說,要是能幫他解決就幫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