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滿臉幸福地給他講起了往事,還唱起了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這次他唱歌的時候眼眶裡依舊滿是淚水,不同的是以前的淚水是因為傷感,這次的淚水卻是因為太過幸福。
曉霞找出了沈隆的稿紙,將那篇小說拿給顧養民看,並熱情洋溢的朗誦了《第一最好不相見》,詩中那種和黃土高原截然不同的浪漫氣息讓顧養民為之震撼,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自己的老同學寫的。
他之前的生活是那麼得艱難,那麼得困苦,他的浪漫情懷到底是怎麼醞釀出來的?或許我對文學的接觸還是太少了吧?顧養民的父親顧爾純是教授唐宋文學的,顧養民自己平時卻因為學習太忙,沒有太多時間去閱讀這些文學書籍,往日還不覺得有什麼,他醫學院的大部分同學也是這般,現在卻覺得有些遺憾。
醫生的工作性質要求他們嚴謹縝密,但若是能在心中保持一點兒詩意,終究是好的;尤其顧養民高中時候還和少平、曉霞、金波一起參加過文藝宣傳隊,他對這方麵還是比較熱愛的,也有一定的天賦。
田曉霞還有兩個月就要畢業了,大家自然而然地聊起將來,田曉霞想當記者,但黃原師專是師範性質的,培養學生的目標,就是畢業後在黃原幾個地區去當中學教師,這是她很不願意從事的職業。
一生當個教書匠,這對她來說是難以想象的,儘管她在理性上承認這是一個崇高的職業,但絕對不合她的心意,她天性中有一種闖蕩和冒險精神,希望自己的一生充滿火熱的情調;哪怕去西藏或新疆去當一名地質隊員呢!
但要擺脫當教師的命運,又絕非易事,這學校的曆屆畢業生,很少有過例外,以曉霞家裡的背景,完全可以幫她實現這個願望,不過她並不願意這麼做,田福軍也不一定會答應她,他對身邊人的要求一向很嚴格。
不過最近曉霞找到了一個機會,省報給了黃原師專中文係兩個實習名額,她作為這一屆表現最出色的學生之一,拿到了其中的一個名額,如果她在實習期間表現優異的話,很有可能被省報留下。
沈隆對此表示了支持,田曉霞思維敏捷,知識麵廣,性格潑辣,愛跑動,又不怕吃苦——這些都是搞記者工作所需要的。
顧養民也為此感到高興,因為這樣曉霞就要去省城了,他並非對曉霞存有什麼幻想,而是單純的為有老同學生活在同一個城市而開心。
金波想擴大自己的生意規模,他已經不滿足從黃原批貨回原西縣賣了,他打算去省城一趟,摸清楚哪裡的情況,尋找幾種合適的商品賣到黃原來。
最後,大家問起了沈隆,問他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樣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