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一向推崇阿西莫夫、海因萊因的肯是不大能看得上中國這些還比較稚嫩的科幻作品的,要知道如今美國才是科幻的天堂,套用一句劉慈欣說過的話,那就是美國人看中國人寫科幻,就好像中國人知道有美國人在寫武俠一樣驚訝,什麼,你們那兒竟然還有寫這個啊?
而事實上,寫科幻的中國人當然有,寫武俠的美國人同樣也有,隻是都不被對方看重罷了。
肯-路易斯也想看到最新的美國科幻作品,可惜現在可沒有後世那麼便利的互聯網,從美國郵寄雜誌到中國來需要漫長的時間,他隻能找些中國的科幻來解解饞。
幸好,現在中國的科幻水平大有氣色,漸漸渡過了稚嫩的童年迎來成熟,最近他就看到了幾部相當不錯的,比如說和,前者將如此截然不同的兩個元素融合在一起卻又絲毫不顯違和,讓肯吃了一驚。
而後者雖然有點老套,但那種對星辰大海的渴望卻讓肯十分感動,如今距離美國最後一次登月才過去十年,肯對當年記憶依舊深刻。
啊,不知道哪位孫少平先生有沒有新作品,和他比起來,其它中國科幻作家就顯得太稚嫩了,翻開目錄,肯第一時間就開始搜索孫少平三個字,前幾期他也是這麼乾的,隻是都沒有找到,而這次,沒費多大力氣就在最醒目的地方看到了他想要的名字。
咦,?這又會是一部什麼樣的作品呢?單從名字看,似乎和他前兩部作品都大為不同啊。
肯飛快地翻到正文,如饑似渴地瀏覽起來,開頭那段關於狐狸精的神怪描寫讓肯有點摸不清頭腦,不過他記得的教訓,耐著性子看了下去。
這是……當中那個充滿蒸汽朋克風的香江逐漸揭開麵紗的時候,肯被這個從沒有科幻作家描述過的奇妙世界吸引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懷舊風,先進與落後並存,魔法與科技同在,燕尾服、禮帽、拐棍和懷表,蒸汽、齒輪、飛艇、火車、差分機,這些奇妙的元素以一種從未有人想象過的辦法融合在一起,卻顯得如此自然。
就好像平行時空中真有這麼一個世界一樣,假如石油和電力尚未被發現,世界延續至今,說不定就是這樣吧?除了那些魔幻元素,肯忍不住這麼想著。
剛看到最後一行,肯又馬上返回到第一行再次閱讀起來,一口氣把這篇故事讀了五遍,肯才放下雜誌,同時一股無法抑製的衝動萌發出來我要把這篇翻譯成英文刊登在美國的科幻雜誌上!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