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 錯失中興的唐德宗(300月票加更)(1 / 2)

諸天萬界神龍係統正文卷第1008章錯失中興的唐德宗“這就是長安啊!”當看到長安城的城門,盧十四淚如雨下,當即跪倒在地,當他從長安的城門中走出,遠赴西域的時候,還隻是十八九歲的少年,而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他已經是白發蒼蒼的老者了,與他一起前往西域的少年都死在了那裡,現在隻剩下幾封染血的家書了陪著他一起回到長安。

“盧義士,莫要太過傷心。”大師兄輕輕拍著盧十四的背安慰道,在他的眼睛裡同樣有淚光閃爍,說起來,他離開長安的時間可是比盧十四還要長。

“大師,二位,還請暫且到驛站歇息,雜家這就進宮奏於陛下,諸位就且先在驛站等消息吧!”段明秀將他們帶到驛站安置,然後告辭離去。

“郭爺,您說陛下會召見咱們麼?”目送段明秀遠去,盧十四看著沈隆問道,他對於能麵見天子充滿期待。

“大師是肯定能見得著的,我們麼可不好說!”沈隆心中暗暗歎息,如果是剛剛登基的唐德宗,聽聞西域有消息傳來,肯定會馬上召見,那時候他還有中興大唐的雄心,而如今他的雄心早已沉寂許久了。

十多年前,當唐德宗即位之初,儼然一代中興之主的模樣,對內選擇親信朝臣,從而疏遠宦官,接受宰相楊炎的建議實施兩稅法;同時致力於削除自從安史之亂後越來也壯大的藩鎮勢力;對外部分接受名相李泌“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天竺”以對抗吐蕃的建議,屢次擊敗吐蕃大軍,成功扭轉了對吐蕃的戰略劣勢。

建中二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嶽要求德宗任他為新任成德節度使,繼承父親,但被德宗拒絕。李惟嶽於是聯同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及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一同舉兵謀反。

德宗命幽州留守朱滔、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等平亂;最初效忠唐中央的軍隊處於上風,李正己謀反後不久病故,其子李納續領淄青軍,但被圍困;梁崇義被李希烈打敗自殺;李惟嶽部下王武俊叛變,殺掉李惟嶽向中央請降。四鎮中隻有魏博的田悅仍在對抗中央,但已孤掌難鳴。

但就在這時候,王武俊、朱滔二人率兵救援魏博田悅、淄青李納,田悅等得以恢複元氣,隨後李希烈謀反,藩鎮之禍愈演愈烈。

建中四年,涇原節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士卒抵長安。當時涇原士卒離開駐地,大多帶著家中子弟,希望到長安後能得到朝廷的優厚賞賜,結果一直到離開長安城都一無所得。當時德宗下詔,命令京兆尹王翃犒賞軍隊,京兆尹王翔隻賞賜了粗茶淡飯,士兵們十分憤怒,隨即發動兵變,將德宗趕出長安,前往奉天避難。

經此一事,德宗皇帝的雄心漸漸熄滅,開始委任宦官為禁軍統帥,並在全國範圍內增收間架、茶葉等雜稅,導致民怨日深。其對藩鎮多事姑息,使藩鎮的勢力日漸增強,錯失了中興大唐的好機會。

如果他沒有犯那麼多錯誤,或許大唐境內的藩鎮已經被平息,如果他沒有因為早年間和回紇可汗見麵時候不愉快而不肯聯合回紇的話,或許通往西域的道路已經重新被打通了。

可惜了,要是能早來幾年就好了,那時候德宗皇帝依舊雄心勃勃,還有李泌這樣的名相輔佐,兼之擁有渾瑊、李晟這樣的名將,中興大唐、重開西域未嘗沒有機會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