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捉,這地裡咋能長出這麼多地龍來?”隨便挖出一捧泥土,就能看到無數條蚯蚓在土裡扭動,再一看蚯蚓田的麵積,士卒們都驚呆了,“這麼多的地龍,該能養多少雞呀?”
此刻,他們才真的相信今後每天能吃上一個雞蛋,隔三差五就能吃上雞肉了!一想到這些,士卒們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再看這些蚯蚓也覺得沒那麼可惡了,反而變得可愛起來。
儘管他們是全天下最為富裕的大唐子民,可在封建時代,普通人想吃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按沈隆先前所說的標準,一般的地主都做不到;看看蚯蚓田,再看看不遠處長勢喜人的麥苗,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過上這般神仙日子,士卒們都充滿了鬥誌。
“守捉,你讓俺們找的東西找到了!”回到城中,又一個好消息傳來,沈隆撒出去的隊伍帶著一些奇奇怪怪的石頭回來了,有的如同黑炭一般,有的上麵閃著黃熒熒的金光。
“好,有了這些東西,咱們終於可以真正站穩腳跟了!”這些是煤礦和黃鐵礦,根據後世的資料,俱六城附近有多種礦藏,煤礦和黃鐵礦就是其中比較主要的礦藏,沈隆選了俱六城守捉這個官職,可不僅僅因為附近能種地而已。
有了糧食,將士們才有力氣打仗,而有了鐵礦和煤礦,他就可以開爐冶鐵,將麾下的將士全副武裝起來,吃得飽還有更加精銳的武器,到那時候就不是他們擔心敵人來進攻,而是要考慮該進攻那個方向敵人的問題了。
數月後,駐守龜茲的郭昕再次和手下親信聊起了沈隆,“元正到俱六城這麼長時間了,不知道他們帶的糧食還夠吃不夠吃,咱們算算自己的糧食,看看能不能給元正擠一些過去?”
“大都護,我們都老了,少吃點也沒啥,能讓兒郎們吃好咱們餓上一兩頓也心甘情願啊!”糧食對他們來說同樣寶貴,可這些白發老兵都把沈隆帶來的長安少年當成了自己的子侄,為此他們寧願自己挨餓,也要讓子侄們吃飽。
“隻是多少得留些軍糧,楊都護傳來消息,頡於伽斯最近似乎又有要進攻吐蕃的打算,到時候肯定得拉上咱們。”有人提醒道。
正商議期間,有人興衝衝跑進來,“大都護,大都護,俱六城派人來了,他們還給咱們送來了糧食!”
嗯?啥情況?他們怎麼反倒給我們送糧食來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