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吐蕃形勢(2 / 2)

對吐蕃再用同樣的辦法可不行,高原反應讓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大唐士兵一上高原就戰鬥力銳減,而且糧草輸送困難,導致大唐沒辦法像對付突厥那般斬草除根。

昔日名將薛仁貴在大非川的敗局就是這個原因,此戰雖然名為“大非川戰役”,實際上勝敗決於烏海,烏海海拔在四千米左右,唐軍從海拔兩千三百米的河湟穀地輕銳倍道,快速由低海拔地帶推進到海拔較高地帶,缺乏適應高原環境的必要時間,而且體力消耗一定很大,這樣造成的後果會更加嚴重。

再加上唐軍內部不和等多種原因,導致了唐軍在大非川的慘敗;日後輪到同樣出身於高原的蒙古人來攻打的時候,吐蕃失去了這一優勢,再加上他們驅使青海一代的當地人為先鋒進攻,吐蕃就迅速大敗。

其實在哥舒翰取得石堡之戰勝利的時候,大唐就找到了對付吐蕃的正確辦法,修築堡壘步步推進,保證自己的後勤通暢,然後和蒙古人一樣驅使當地土著部落帶路、打先鋒,在此過程中,吐穀渾的慕容氏還有黨項族都發揮了巨大作用,也不知道這些帶路黨裡有沒有慕容複和虛竹他老婆的祖先。

而且這段時間吐蕃內部也出現了問題,原本吐蕃高層信奉漢地傳到吐蕃來的大乘佛教,沙州名僧摩珂衍那上高原講經,力倡禪宗,稱為“頓門派”,一時藏地僧人風靡相從;而吐蕃底層則信奉苯教,兩教各有各的地盤,還算相安無事。

然後赤鬆德讚引入了天竺僧人蓮花戒上高原,引發了頓漸之諍,各派僧侶鬨得不可開交,據說到最嚴重的時候,蓮花戒的蛋蛋都被摩珂衍那的弟子搗爛了;受次牽連,信奉不同的吐蕃貴胄們也鬨成一團。

吐蕃是相對鬆散的部落聯盟,讚普隻是部落聯盟的首領,你要是能帶著大家夥兒搶到東西發財,那大家夥兒就聽你的,要不然就嗬嗬了。

眼看著吐蕃就要陷入內亂了,誰知道大唐自己卻先亂了起來,安史之亂讓疲於應付的赤鬆德讚大喜過望,連忙趁著這個機會攻打大唐,拿下了隴右,截斷了西域和中原的聯係,然後又趁著長安空虛攻破了長安。

然後揮兵南下擊敗天竺,又在西域將大唐兩大都護府打得落花流水,經過了這一係列戰爭,吐蕃成為了東至今陝西、甘肅交界處以及大渡河流域,南至印度中部恒河一帶,西至帕米爾高原,北至天山的強大帝國。

現在的吐蕃可以說是比鬆讚乾布當年還要強大,沈隆想重新打通西域到大唐的道路,就必須擊敗吐蕃,這可不是容易完成的任務。

但是,吐蕃並非不可打敗,部落聯盟的屬性讓他們無法把力量凝聚在一起,要不然日後回鶻也沒那麼容易拿下河西,而且他們內部的頓漸之諍還沒有結束,內部依舊矛盾重重,這就是大唐的機會。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