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進來的時候就看他有點眼熟,這麼一問果然是自己猜的那個人,李安如今在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進修;美國有兩個電影中心,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好萊塢,而另一個則在紐約,這裡是以伍迪-艾倫為代表的藝術電影家的地盤,而伍迪-艾倫就生活在格林威治村,所以李安出現在這裡一點兒也不奇怪。
“這是我女朋友林惠嘉,聽口音兩位是從大陸過來的?”李安也將自己的女朋友介紹給了他們,同時好奇地打量著他倆。
“對,我倆以前在京城的交響樂團上班,我拉大提琴,她拉小提琴,剛到美國一個月時間。”沈隆瞅了一眼林惠嘉,這可是個了不起的女人,可以說李安能有日後的成就,和林惠嘉對他的支持有著離不開的關係。
兩年後,李安以畢業作《分界線》從紐約大學結業,並取得碩士學位。該片獲得了紐約大學沃瑟曼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影片獎;此後,李安在家賦閒6年,期間,他閱讀、看片、寫劇本,包攬了所有家務,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家庭開支則靠仍在攻讀伊利諾大學生物學博士的妻子林惠嘉獨立承擔。
這六年時間裡,李安和林惠嘉還生了兩個兒子,家庭的重擔全落到她身上,許多親戚朋友看不過去,對她說,“大部分中國留學生不都為了現實而放棄了自己的興趣嗎“
李安知道之後過意不去,偷偷學電腦找工作,被林惠嘉發現了,大罵,“學電腦的那麼多,又不差你李安一個!“李安這才得以堅持下來。
看到他倆,沈隆又想起了自己曾經在《平凡的世界》裡見過、並與幾年後同樣來到格林威治村的另一位大導演陳凱歌來,陳凱歌在美國期間,經濟上也都是依靠他的妻子洪晃支持,難道要想成為大導演就得先吃段時間軟飯不成?
郭燕見到中國人也感到親切,於是問道,“二位是寶島來的?在紐約做什麼?”
“我在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修所進修,惠嘉在伊利諾伊大學攻讀微生物學博士。”李安帶著幾分靦腆回答道。
沈隆也因此得以從電影的角度切入,和李安聊了起來,他當年在好萊塢開過電影公司,又和張藝謀、陳凱歌這樣的大導演合作過,說起電影來也是一點兒也不虛,很快就和李安聊得極其投機。
那邊林惠嘉和郭燕也聊得很開心,甚至等吃完飯,他倆還邀請李安和林惠嘉去自己家裡做客,沈隆和郭燕給他倆拉了一段兒《梁祝》,贏得了李安和林惠嘉的稱讚。
表演結束之後,四個人坐在客廳,像那些美國人一樣提溜著啤酒隨意閒聊著,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李安的最新作品,“我很喜歡中國的飲食文化,所以打算拍一部關於中國菜的短片,劇本我已經寫好了,就叫《我愛中國菜》。”
沈隆微微點頭,李安將他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喜好也融入到電影之中,日後那部由郎雄和吳倩蓮主演的《飲食男女》,開頭那段做菜的鏡頭可是看得沈隆口水直流。
“五分鐘的短片也花不了多少錢,設備什麼的學校就有,不過在紐約可不太好找擅長做中國菜的廚師,我找了幾位廚師,他們都沒有時間。”李安這幾天正為這事兒苦惱呢,他現在還沒有開啟家庭主夫的生活,廚藝還沒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