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的門客毛遂主動自薦,隨同平原君前去與楚王談判,平原君見他平時沒有名氣,說,“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說錐子要先進入囊中才能得到脫穎而出的機會。
沈隆專門選在林肯藝術中心附近進行演出,又花了昂貴的租金住在格林威治村,為得就是找到一個脫穎而出的機會,隻有在這些古典音樂家們經常出沒的地方,才能得到和他們接觸的機會,所以今天遇到有圈內人欣賞他的音樂,沈隆一點兒也不覺得奇怪。
因為他的音樂水平已經到了,但凡他們能夠留意到,就一定會得到機會,隻是他沒有想到第一個過來的是馬友友,這可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東西方的音樂終究有隔閡,其它紐約古典音樂界的大師就算能聽到自己的音樂也不會像馬友友這麼激動,不過沈隆也沒有表現地過於激動,因為有時候會過猶不及。
而且他對馬友友也非常放心,馬友友日後能達到那樣的地位,他的天分自不用說,另外也肯定離不開對大提琴的癡迷,這世界的天才是如此之多,沒有絕對的癡迷,是沒辦法登上王座的,隻要馬友友對自己的曲子產生了興趣,他一定會再次找上門來的。
“沒關係,我現在的音樂還要繼續打磨。”所以沈隆顯得很淡定,甚至還轉過頭來安慰他們,“謝謝你們今天的提醒,下次如果再遇到他,我一定會和他好好交流的。”
“王,這樣的機會可不是每天都有,你今天表現得實在是……實在是太矜持了。”鮑裡斯等人都為他感到遺憾。
“這也不能責怪王,畢竟他才剛來紐約,對紐約的音樂家還不太熟悉,今天晚上喝酒的時候,我們就好好給你介紹下吧。”羅伯特的語氣裡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羨慕和嫉妒,因為他在這裡演出了這麼久,可從來沒有哪位大師像馬友友這般停下腳步,專門走過來聆聽他的表演,甚至是主動上前搭訕。
不過這也是他應得的,他的演奏技法雖然很一般,可他卻是個很棒的作曲人,起碼我是寫不出來這樣的曲子的,還有他對大提琴演奏的創新也讓人眼前一亮,怪不得馬友友都會過來,這麼一想羅伯特又釋然了。
這段小插曲過後,沈隆和郭燕繼續進行表演,或許周圍有人聽說了馬友友的事情,於是圍在他們周圍的觀眾越來越多了,畢竟大家都很好奇,能得到馬友友青睞的街頭藝人會是什麼樣子的呢?他的音樂又有什麼不俗之處?
所以沈隆今天的收入算是創了個小記錄,等到中午吃飯的時候,他琴盒裡的錢就頂得上過去一天的收入了。
看到這些收入,沈隆收拾收拾準備走人了,“嘿,不如今天就去我那兒,我讓我的妻子給你們做中國菜?”
“王,等下午的時候,yo-yo的彩排應該就結束了,他可能還會過來,你現在就走是不是早了些”羅伯特勸道,如果同樣的機會給他,他是不會離開的。
“是啊,王,喝酒什麼時候都可以,可要是錯過了和yo-yo見麵的機會,就不知道下次機會什麼時候才能降臨了。”鮑裡斯也是同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