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漢服(2800月票加更)(1 / 2)

沈隆聽得出來,馬友友這是打算拉自己一把,又不想說得太明顯了,要不然紐約這麼大,華人這麼多,難道還真找不出來會吹葫蘆絲、會拉二胡的人麼?這說明那天他去馬友友家的拜會很成功,要不然絕不會這麼說。

“能有這樣的機會當然是我的榮幸。”沈隆爽快地答應了下來,這可是在美國音樂人麵前亮相的好機會啊。

“那好,這是這次演出的排練時間表,你們先在家裡練著,到時候我們按照時間表進行合練。”馬友友拿出一張紙遞給沈隆。

“放心,我倆會準時參加的。”這樣的話這段時間就沒辦法去外麵演出了,不過參加這種大型演出也有收入,再加上之前出售版權的收入,以及東映株式會社給的簽字費、訂金,沈隆和郭燕現在根本不用為金錢犯愁。

馬友友留下吃了頓飯,在吃飯的時候郭燕向他詢問了孩子在美國讀書的事情,從馬友友口中得知的情況果然和沈隆所說的一模一樣,在美國讀書容易,可想上高質量的私立學校卻不那麼輕鬆,不僅要支付高昂的費用,還要有社會名流的引薦。

社會名流這方麵,馬友友可以出麵幫他們解決,知名古典音樂家天然是上流社會的一份子,靠他的麵子就夠了,隻是費用方麵還不是他們目前所能承擔的;在這種學校讀書可不是光掏了學費就行的,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等,這些都需要金錢和社會關係的支撐。

等馬友友走後,郭燕歎了口氣,“哎,沒想到孩子讀書這麼花錢,看樣子咱們隻能再努力一段時間,看看能不能撐得起來。”聽了沈隆和馬友友的話,她可不想讓寧寧和那些社會底層一起,在公立學校接受放羊式教育。

“嗯,東映株式會社的《三國誌》籌備期還得很長時間,要不然光靠這筆費用就夠了;不過也沒關係,最多到明年,寧寧上初中的時候,我們就能把她接過來了。”哎,等再過二十年,中國的家長們也開始為孩子的教育問題頭疼了,郭燕現在遇到的情況很多人都會遇到。

原著中寧寧日後的不幸,固然有王起明和郭燕離婚的影響,同時也少不了在垃圾學校讀書的原因,把她送去更好的學校應該可以避免這些悲劇吧?

“還有一年時間啊,我想寧寧了。”經曆了這麼多的事情之後,郭燕對此並無懷疑,但是一想到明年才能見到女兒,郭燕就有些想哭。

“雖然不能過來讀書,但咱們可以回去麼,或者可以把寧寧接過來過個暑假啥的。”沈隆安慰道,“咱現在沒辦法送她去好學校,不過接她過來玩玩還不成問題,順便還能讓她多練練英語,提前適應適應美國的生活。”

這麼一番安慰,郭燕重新冷靜了下來,開始和沈隆一起排練即將演出的曲目,等練習結束之後,沈隆又說起了另一件事兒,“曲子咱們這些天都練熟了,到時候參加合練磨合幾次應該就差不多了;現在咱們得解決演出服的事情。”

“像其它樂團一樣穿正裝不就行了?”郭燕問道。

“不太合適,那些都是西方古典交響樂團的裝束,我倆這次去是演奏民樂,自然不能和他們穿一樣的服飾。”音樂和服裝也得搭配不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