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那就拜托了!”千原凜人立馬給沈隆來了個九十度鞠躬,這次來中國真是大有收獲啊,不僅完成了《三國誌》音樂的製作,還引發了這麼多的好事,相信等回到國內之後,我一定能得到上級的表彰吧?千原凜人仿佛看見,部長的位置正在對自己招手呢。
稍後的交流和溝通果然很順利,這種文化和經濟雙豐收的好事兒,誰不樂見其成?於是這個方案很快就確定下來。
在所有配樂工作都順利完成之後,沈隆向這些年輕的演奏家們宣布了這個好消息,“……所以,再過段時間,等《三國誌》電影正式播出之後,我們還要進行第二次合作,前往日本進行演過,向日本的觀眾展示中國傳統音樂的魅力!”
“希望大家回到各自的單位之後,不要鬆懈,不要忘記這些曲子的練習,這樣才能帶給日本觀眾更高的音樂享受!”當然,他們也會得到應有的報酬,不過如今才剛剛開放不久,大家對這些事情都很敏感,就不合適拿到台麵上來說了。
沈隆已經在領導麵前幫他們爭取過了,雖然他們肯定拿不到日元,也沒辦法按照國外的標準收取報酬,不過還是可以拿到不菲的獎金,這些雖然不足以抵消他們的付出,但比起其他部門類似的活動,卻是要好得多。
希望這些消息傳開之後,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輕人來報考民族音樂的相關專業吧!免得日後這方麵的人才凋零。
配樂工作完成之後,沈隆原本打算直接回紐約,誰想馬友友卻從美國飛過來了,自從那天沈隆在他家裡和馬孝駿說了那番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話之後,他就一直想回來看一看,但一直忙於演出沒有時間,現在才有空。
人家在紐約幫了自己那麼多忙,這回過來沈隆不能不接待,於是陪著馬友友好生遊覽了一番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秀美山川和厚重的曆史遺跡讓馬友友頗為感觸,對沈隆所創作的那些曲子的理解又加深了幾分。
而沈隆也在這趟旅行中得到了許多新的靈感,找到了更多適合他現在情況的曲子,準備一回到紐約之後就大顯身手,再多抄幾首曲子出來。
然而,等回到紐約之後,他不得不暫時放下了這份工作,因為還要幫著寧寧找學校呢;花了一些時間,挨個看過郭燕篩選後的學校,又私下做了一番調查,沈隆最終選定了一所亞裔移民比較多的私立學校,在這裡寧寧可以避免一些麻煩,也能多交到一些朋友。
確定了學校,購置房產和車輛的事情就排上了日程,沈隆剛剛拿到東映株式會社的第二筆款項,又在股市上頗有斬獲,索性直接買了個大的。
忙完了這些,他又和郭燕一起回到了國內,等他們回來的時候,兩個人變成了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