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天,雷士根和史紅偉就帶著村裡的全部存貨到了花都,“東寶書記,帶這麼多東西賣的出去麼?這回還是徐書記幫忙,咱們才能運過來的,要想運回去可就難辦了。”
“已經提前賣出去了,來給你們介紹下,這是大衛,這些貨他全包了!”沈隆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把貨直接交給大衛就完事兒了,然後就等著外彙管理部門把這筆外彙劃到省裡,省裡再分給小雷家,然後小雷家就可以拿著這筆錢從大衛那兒購買豬飼料設備了。
在廣交會上,利用原材料和手工藝品換取外彙,再用這些寶貴的外彙購買工業發展所需要的設備,這種事情屢見不鮮,可這回想用手工藝品換設備的竟然是一個小小的村子,這毫無疑問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小雷家的名聲再次傳播開來。
回到村裡,沈隆第一件事兒就是給二伯等手工匠人發獎金,給他們發的獎金甚至比磚廠和飼料廠的工人還要高,這下小雷家的村民可是驚呆了,啥,一群老頭比我們這些壯勞力賺得還多?
沈隆在村民大會上大大宣講了一番二伯他們的功勞,闡述了外彙對小雷家的重要性,又給二伯他們戴上了大紅花,二伯等人紛紛挺起了腰杆,享受著眾人羨慕的眼光,瞧見沒有,俺們雖然老了,可不光不會拖累兒孫,還能給兒孫賺大錢哩。
沈隆借機提出招收學徒的方案,這下一些心思活絡的趕緊報名,都是小雷家自家後輩,二伯等人也沒理由不教他們,選了些機靈的收下了。
在村裡忙活了一個多月,大半時間都花在了豬飼料廠上麵,在大家夥兒的努力下,飼料廠的產能終於提升到最高水平了。
就在這時候,大衛也把設備清單給沈隆發過來,隻需要省裡的外彙部門把錢打過去,大衛那邊就能直接發貨了,小雷家的人得知這個好消息之後,紛紛幻想著等美國先進設備運過來之後,小雷家的美好生活。
然而,老徐的一個電話把沈隆叫到了縣裡,打破了他的美好幻想,“哎,東寶啊,這次你實在是表現的太好了,要是一丁點兒外彙,既然薑老發話,那給你也就給你了;可你這次在廣交會上談了這麼大的單子,弄到了這麼多的外彙,所以就有人提議,把這筆外彙用到更需要的地方,給你多補點人民幣,薑老要考慮到全局,也不好推辭啊!”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