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9章 金雞百花(2 / 2)

為什麼命名為金雞獎呢,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獎項創辦的時候恰逢農曆雞年,以金雞啼曉激勵電影工作者為中國電影事業的興旺發達而奮發努力;其二則是因為中國戲劇史上有一塊著名的碑石叫金雞碑,這塊碑是研究中國戲劇曆史的活化石。

《高山下的花環》不僅獲得了普通觀眾的歡迎,也得到了專家評委們的一致好評,再次拿下了多項大獎。

和《巴山夜雨》一起拿下了最佳故事片獎,謝導再次拿下了最佳導演獎,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屆原本拿下最佳導演的也是他,隻不過那次他帶來的電影是《天雲山傳奇》,由於沈隆的乾擾,這部電影被延後了,《高山下的花環》卻提前誕生了。

沈隆再次囊括了最佳音樂和最佳編劇兩項大獎,呂曉禾的最佳男演員獎也沒有旁落,何偉同樣獲得了最佳男配角獎。

隻是可惜王玉梅並沒有入選最佳女配角獎,在專業人士的眼中,蓋克在扮演梁三喜妻子韓玉秀的過程中,發揮地更出色一些,隻是她也沒有獲獎。

不過也不遺憾,少了一個最佳女配角獎,卻多了一項最佳剪輯獎,負責《高山下花環》剪輯工作的周鼎文拿到了這一獎項;百花獎可沒有最佳剪輯獎,因為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剪輯這項工作實在是有點太專業了,很多人連這個概念都沒有,更何況評獎了。

其他獲獎的電影沈隆大多都不怎麼熟悉,畢竟都是些老電影了,不過有兩部作品他倒是有些印象,第一部是最佳科教片獎的獲得者,《生命與蛋白質--人工合成胰島素》,講述了我國科學家人工合成胰島素的過程。

另一部就更有名,魔都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三個和尚》獲得了最佳美術片獎,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誰不知道?

這一時期正是魔都美術電影製片廠的黃金時期,除了《三個和尚》,他們還製作了諸如《哪吒鬨海》、《阿凡提》、《雪孩子》、《濫竽充數》、《南郭先生》、《嶗山道士》、《九色鹿》、《猴子撈月亮》等一係列經典作品,都是滿滿的童年回憶啊。

可惜到了後世,魔都美術電影廠就已經沒落了,不過幸好還有餃子等人接過了魔都美術電影廠的旗幟,依舊能為我們送上精彩的動畫電影。

帶著這些獎杯回到文工團,還沒顧得上去看何小萍呢,沈隆就被寧政委叫了過去,等到了寧政委的辦公室,沈隆發覺他的臉上並無喜色,似乎不是恭喜他獲獎的。

寧政委皺著眉頭招呼沈隆坐下,歎了口氣道,“按道理呢,我不該在你正高興的時候說這些,不過早說晚說也是說,早點說或許還好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