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時規定,每年八月在首都長安祭高祖廟獻酎飲酎時,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國人口數獻黃金助祭,每千口俸金四兩,餘數超過五百口的也是四兩,由少府驗收,酎金之製即由此產生。
另外,在九真、交趾、日南等南方諸地有食邑者,以犀角、玳瑁、象牙、翡翠等代替黃金;諸侯獻酎金時,皇帝親臨受金。所獻黃金如份量或成色不足,王削縣,侯免國。
漢武帝元鼎五年,由於列侯無人響應號召從軍赴南越,漢武帝為之大怒,到九月即藉酎金不如法奪去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丞相趙周也以知情不舉的罪名下獄,被迫自殺,其後也多有類似的事件發生,這種事情在史書上被稱為“坐酬金失侯”。
衛青兒子陰安侯衛不疑和發乾侯衛登坐酎金失侯,和衛青出擊匈奴有功的公孫賀、韓說等也因酎金失侯。
這其實是大漢朝廷削弱和打擊諸侯王及列侯勢力的高妙手段,凡敬獻的酎金不和規定的、成色不足的,諸侯國除,王削其縣,列侯削爵;如此以來地方諸侯勢力就被有效的削弱了,從而維持了中央朝廷的權威和統治。
沈隆這次也是學習了劉徹的先進經驗,用了類似的手段來解決大明宗室的問題,就像前麵所說的那樣,大明宗室如今已經成了朝廷沉重的負擔,但朝廷想要對付他們卻不那麼方便,因為苛待宗室會顯得君王不夠仁孝,這在封建社會可是一項大罪名,那個帝王也不願意輕易背上,就隻能繼續忍受那些宗室趴在大明的身體上吸血。
但是坐酬金製度給了沈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向,如果貿然削藩那肯定會被扣上不夠仁孝的帽子,可要是這些宗室自己就不孝呢?那這個帽子可就扣不到我頭上來了!所以就有了這次江南之行,沈隆可不僅僅是想給朱元璋看傳國玉璽啊。
更重要的是利用這個機會給大明宗室挖個坑把他們埋進去,你們要是連敬獻給太祖皇帝的祭品都不夠用心,那就是大大的不孝,這樣的話我怎麼處罰你們都是應該的,更何況你們現在難道沒看見?太祖皇帝的在天之靈都發怒了麼?
所以要懲罰你們的可不是我啊,而是連太祖高皇帝都對你們這些不孝子孫徹底失望了!他連你們的祭品都不願意收了啊!不用說,這場大風當然也是沈隆搗鼓出來的,子孫獻給先祖的祭品都被吹落了,這意味著什麼簡直再清楚不過了。
而且大明宗室的名聲實在是太臭了啊,如果說最早朱元璋設立九大塞王,還帶有一絲想讓藩王幫忙守衛大明邊疆的意思,那等到朱棣靖難奪嫡之後,那些藩王就開始被大明當豬養了,這些人幾乎啥也不準乾,隻能窩在自己的封地混吃等死。
兩百多年下去,絕大多數宗室早就變成廢物了,如果說隻是當個廢物還好些,可總有人覺得自己拿到的東西少,想方設法壓榨自己治下的百姓,百姓早就對這些藩王怨聲載道了,而且他們占據的大量土地財富也是被人覬覦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