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勳貴和宗室暗弱,朝堂上文官獨大,這對社稷而言恐怕不是什麼好事啊!”回京的路上,陸文昭憂心忡忡地說道。
“不妨事,朝堂上那些文官可不是一條心!”沈隆渾然沒把這些放在心上,文官們又能鬨出多少花樣來?勳貴手裡有兵權,bī)急了敢造反,他們又能做些什麼呢?是勾結建奴還是想給自己下藥啊?這些他都不害怕,沈隆可不是正德、天啟。
如今大明的局勢可能是世紀之交的老毛子有點像,那時候老毛子的寡頭們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輿論渠道,看上起他們的統治似乎牢不可破。
但等大帝上台之後,他們的好子就到頭了,大帝掌握著老毛子的報部門,又收攏了軍權,於是這些金融寡頭就成了砧板上的,古辛斯基、彆列佐夫斯基、霍多爾科夫斯基、斯莫棱斯基、維諾格拉多夫、馬爾金等寡頭要麼被捕下獄、要麼逃往國外。
棒子那邊的寡頭牛bī)是因為棒子的總統根本沒辦法徹底掌握軍隊而已,當年老樸在的時候他們可是乖得和孫子一樣,現在抖起來不過是因為現在的總統和老樸比起來,而且美國人支持他們罷了。
單純依靠輿論和金錢堆積起來的權力是不可靠的,最可靠的權力唯有暴力大棒,隻要錦衣衛、東廠和軍隊還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沈隆就一點兒也不會害怕這些文官,要論對國家的影響力,這些文官和老毛子的金融寡頭比起來可是差遠了。
“回京之後,都給朕好好查查,朕不在京城這段時間,他們都乾了什麼?有沒有收斂一二!”要是你們乖乖地還好,過去的事我也懶得追究,可你們要是不開眼,還像以前那樣不停地挖大明的牆角,那就彆怪我不客氣了。
大員島、瓊州島那邊還缺人呢!而且頂多再有一年的功夫,我就打算進軍東南亞了,那邊同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時候剛好從你們上找回來。
“陛下放心,京城那邊有沈煉他們盯著呢!但有什麼異動,微臣定會馬上報給陛下!”陸文昭對這些文官同樣沒什麼好感。
“如此便好!”沈隆點點頭,繼續向前行去,這次回去他換了一條路線,同樣沿途不斷接見當地的官員,檢查他們的工作況,或是嘉獎升官,或是罷職拿問,這一來一回兩趟走下來,當地的官員估計也能安穩一兩年了吧?
至於在長時間,沈隆是不敢奢望的,大明的文官是什麼德行他實在是再清楚不過了,甚至連一兩年都不一定扛得住啊,到時候就看是他們的脖子更硬還是沈隆的刀子更快了。
一路不緊不慢地前行,這一終於到了京城之外,大家夥兒都變得振奮起來,出去這麼久終於可以回家了。
“臣等恭迎陛下回京!”京城之外,群臣齊齊迎出城外,向沈隆見禮,他們都沒想到,陛下下一次江南,竟然鬨出這麼大的動靜來,先是將諸多藩王開除出宗室,為大明卸下了一個沉重的負擔,然後又將金陵勳貴一勺燴了,許多傳承兩百餘年的豪門自此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