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 《大染坊》(2 / 2)

秘書對自家領導時常提出一些奇怪的要求已經習慣了,他什麼都沒有問,就去找到相關專家,給沈隆搜集到了厚厚一摞資料。

慢慢地將這些資料消化完畢,沈隆就越發感覺到這個任務的艱難了,你要說在那個時代當個買辦什麼的,那日子可以過得很滋潤,畢竟那幾大家族不就是這麼做的麼?他們也因此成了外國人的朋友,為自己攫取了豐厚的利潤,遇到什麼事情還可以向外國人求助,讓他們來幫忙解決問題。

但要是想搞實業,那問題可就多了去了,從一些著名民族企業家的經曆就可以看出一二來,比如陳六子最敬重的商人苗海東,他的原型是民族資本家苗海南,他曾在英國曼徹斯特紡織學院求學,學成後回國,希望能促進中國的紡織業發展。

在創辦成通紗廠並大獲成功之後,他雄心勃勃地擬定了“大西北計劃“,準備從西安到蘭州間每個重要城市都設麵粉廠或紡紗廠,不久因日軍入侵,大西北計劃宣告破產。

1938年日軍進占成通,強迫苗海南與其合資;他極力反對,被日軍逐出廠外;1939年他集資在南京籌建普豐麵粉廠,任經理,到1944年,又被日軍強征軍用,直到日軍無條件投降,才收回自營。

他所遇到的問題和陳六子一模一樣,都是外地的入侵導致了企業的失敗;而侯德榜、榮毅仁等民族企業家除了這些之外,還遇到過更多的問題,果黨政府的苛捐雜稅、層層剝削,買辦階層的壓榨打壓,這些都讓民族企業家們舉步維艱。

買辦們可沒有發展民族工業的需求,他們通過進口國外的產品和設備就已經能夠發大財了,在他們掌權期間,民族工業甚至產生了倒退,北洋軍閥時期能造炮鋼、槍管鋼,經過民國“黃金十年”的“大發展”後,反而全不能造了。

在加上濫發鈔票導致的金融崩潰等等,那一時期的中國根本就不適合民族資本發展,陳六子想要在這樣的情況下保住自己的工廠,何其艱難啊,就算沒有日本人,估計也會被那些買辦給吞了吧?

看完這些資料,沈隆唯有歎息,他越發覺得如今的生活來之不易了,果然隻有那些人才能拯救中國啊,那些在網上懷念民國的人真是莫名其妙。

做好準備之後,沈隆將需要的物資和資料都放到自己的隨身空間之中,然後返回現實世界,從現實世界進入到的世界之中。

一道白光閃過,沈隆就從2020年的新中國西北小縣城,來到了清末民初的山東,然後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來,咦,這時候朱開山到底在乾嘛?是還在山東的地界上鬨騰,還是已經闖關東去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