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熙已經算是這個時代很有眼光的商人了,可就算是他也沒有想過要自己製造紡織機械,民國所謂的繁華大多都是這個樣子的,商人們進口各種外國機械,利用本地的資源生產一些輕工業產品,沒有自己製造機械的能力,這種繁華終究不過是虛妄而已。
這就好比後世的精密機床或者光刻機,這些東西不能自己掌握,就等於被國外卡住了脖子,始終無法發展長久。
“沒辦法,咱們辦實業的時間太短了!”苗瀚東就是學這個的,他當然清楚沈隆所指出的問題,不僅對沈隆更加刮目相看了,“六弟,你這段時間長進不少啊?是那個盧家駒告訴你的?我們山東又出了一個了不得的留學生啊!”
他覺得陳壽亭一個一直窩在周村的鄉下人,怎麼可能了解到這些信息,肯定是在海外留學、學成歸來的盧家駒說的啊。
就當是他說的吧,要不然我還不大好和他解釋了,而且沈隆原本就打算把這些安到盧家駒身上,要是順著他的話題說了下去,“家駒告訴我,染布、紡織這些叫做輕工業,而生產紡織機、麵粉機這些則叫做重工業,一個國家的經濟想要有長遠的發展,就必須擁有自己的重工業,也就是擁有製造機械的能力!”
“能有這份見識,在年輕人裡算是不錯的了!不過,這製造機械可不像你想象的那麼簡單!”苗瀚東是既感到欣慰又有些遺憾,欣慰的是山東出了這麼個優秀的年輕人,而遺憾的是夢想雖好,卻沒有實現的基礎啊。
苗瀚東興建麵粉廠、紡織廠這些輕工業工廠已經很不容易了,更何況是投入更高、建設難度更大的重工業工廠?他當然知道自己研究製造紡織機械是一件大好事,可實在是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條件啊。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你們能有這樣的想法是好的,可是急不來,等你們先把染廠做好了,再考慮這些事情吧!”其實他並不認為沈隆和盧家駒能做到,畢竟這是他和周學熙都做不到的事情啊。
“家駒在德國學習紡織印花,德國的重工業非常發達,所以他才有了這樣的想法,經常找機會去德國的工廠參觀,偷學人家的門路。”沈隆取出一摞紙遞給苗瀚東。
“這是家駒根據他在德國學到的東西,對苗哥你在青島紗廠所使用的機械製定的改造方案,咱們現在要自己從頭開始打造紡織機械可能有點難,但改造總歸還是有希望的!”沈隆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