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提出要前往荊州鎮守,關羽麵色略有不愉,但沈隆先前剛救過他的命,又顯露了一身才華,他也不好多說什麼,隨即出具一道公文,讓沈隆帶領一隊人馬押送於禁等俘虜回荊州,幫助治中從事潘濬守衛荊州。
沈隆這才領命而去,先前隨軍司馬王甫舉薦趙累為都督駐守荊州,取代潘濬,卻被關羽拒絕,後來呂蒙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後悔不聽王甫的建議,若是鎮守荊州的是趙累,恐怕就不會那麼輕易就丟掉荊州了。
現在沈隆雖然初來乍到,沒有趙累的資曆,無法取代潘濬鎮守荊州,但隻要他去了荊州,那呂蒙想要白衣渡江偷襲荊州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一路護送俘虜回到荊州,將於禁等人好生安置,然後見了留守荊州的潘濬,潘濬是治中從事,負責典理州務,乃是一介無兵無勇的文官,在軍事方麵說不上話,所以見了關羽的公文就讓沈隆自行上任。
沈隆問潘濬要了一批糧草補給,然後來到江邊烽火台鎮守,這裡是東吳前往荊州的必經之路,呂蒙想攻打荊州,就必須從這裡經過不可;上任之後,沈隆迅速開始整肅軍紀,恩威並施之下,軍紀為之一肅。
而在樊城那邊,關羽也收到了消息,“江東陸口守將呂蒙病危,孫權取回調理,近拜陸遜為將,代呂蒙守陸口;今遜差人齎書具禮,特來拜見。”
仲謀見識短淺,用此孺子為將!關羽下意識就想笑,卻忽地想起了沈隆當初的警告,不由得麵容一肅,莫不是呂子明真的在詐病不成?
他立刻召來使者,拆開陸遜的信一看,書詞極其卑謹;關羽看過之後交給了馬良,馬良同樣心生疑惑,“陸遜出身江東大族,言辭怎會如此卑微?其中必然有詐,如此看來當日子豐或許並非虛言。”
“既如此,將此事告知子豐便是。”關羽原本還打算繼續從荊州抽調兵力攻打樊城,現在卻是做出了改變,要是萬一呂蒙真的來襲,荊州可就沒多少兵力了。
馬良卻是勸說,讓關羽繼續調出兵力,但那些士兵從荊州出來之後卻不直接來樊城,而是隱藏在荊州周邊靜待些許時日,若是呂蒙來攻,剛好可以打他一個措手不及,若是呂蒙不來,也可以繼續支援樊城。
關羽接受了馬良的勸說,仰麵大笑,令左右收了禮物,發付使者回去,使者回見陸遜曰,“關公欣喜,無複有憂江東之意。”
陸遜大喜,密遣人探得關公果然撤荊州大半兵赴樊城聽調,隻待箭瘡痊可,便欲進兵;孫權遂拜呂蒙為大都督,總製江東諸路軍馬,準備偷襲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