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曹睿出來,蜀漢全軍上下齊齊發出歡呼之聲,因為他們知道,曹睿出降意味著從黃巾之亂開始,持續了四十多年的亂世終於結束了,天下終得太平,自此以後他們不用再像此前一般辛辛苦苦的征戰,可以回歸家鄉安心享受平靜的生活了。
諸葛亮、關羽、張飛、馬超、趙雲等人也是淚流滿麵,他們征戰天下大半生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他們的理想已然實現,他們終於結束了亂世,畢生的心願已經得償所願。
控製好情緒之後,諸葛亮鄭重其事的將曹睿服了起來,讓人從曹睿手中接過傳國玉璽,接受了曹睿等人的投降。
見到這一幕,許多曹魏的老臣都痛哭流涕,因為傳國玉璽的移交也意味著曹魏朝廷的終結,大漢正統的再次確定。
漢靈帝中平六年,何進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至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某日辰時,兵士見城南甄宮中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見投井自儘之宮女頸上係一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
孫堅如獲至寶,將其秘藏於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吳氏,奪璽;袁術死,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漢獻帝延康元年,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
他們都以為曹魏朝廷可以延續千秋萬代,誰知僅僅過去不到十年的功夫,曹丕的後人就不得不雙手捧著傳國玉璽出來投降了。
鄴城已下,天下大局已定,諸葛亮遂帶著大軍護送曹睿以及傳國玉璽回到長安,隻留下趙雲率軍清掃殘餘潰兵;而沈隆也帶著司馬懿父子南下,和諸葛亮先後回到了長安。
聽聞天下終於重新統一的消息,劉備再次激動地淚如雨下,遂再次帶人祭拜太廟;蜀漢群臣濟濟一堂,孫權和曹睿也位列其中,見證大漢的再次複興。
劉備鄭重地接過傳國玉璽高高舉過頭頂,口中念誦著秦宓等學士寫就的祭文,向大漢的列祖列宗訴說了自己從黃巾之亂開始,為複興大漢所做的一切。
祭文言辭誠真意切,聽得許多大臣都眼含淚水,是啊,這些年實在是太不容易了,從黃巾之亂到十八路諸侯討董,再從受衣帶詔到赤壁之戰,從占據兩川到借荊州,從水淹七軍到七擒孟獲,再到之後的數次北伐東征,在劉備和他們的不懈努力下,亂世終於結束了。
天下又重新歸於大漢,百姓終於可以安心地休養生息了,相信隻要不再發生大規模的戰亂,大漢用不了多久就會重新恢複到鼎盛時期。
劉備也在回想著自己這些年的努力,從區區空有宗室身份的落魄子弟,到小小的安喜縣尉,再到下密縣丞,然後是豫州刺史,鎮東將軍,豫州牧,一路顛沛流離,不得尺寸存身之土,對前路也是一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