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一更)(1 / 2)

作為妾室,分例是有限的,邱姨娘這兒當然沒有多好的茶葉,餘二夫人抿了一口就將茶杯放下了。也懶得與她打太極,直接道:“聽說姨娘與新科探花郎府上是遠親?”

邱姨娘點點頭,“江夫人是妾身的姐姐,幼時因天災離散,近兩年才得知下落。”

原來如此。

隻怪這兩年因著餘氏的緣故,餘家和蕭家離了心少了往來,才不知其中緣故。

“姨娘好福氣啊。”

餘二夫人麵上帶著笑,“探花郎才氣縱橫,胸有溝壑,我家老爺對他讚不絕口,若能得貴人扶持一把,錦繡前程不在話下。屆時你這個姨母,也跟著沾光了。哦,還有英姐兒,有這麼個有出息的表哥,不知多少人羨慕。”

邱姨娘隻是笑,不接話。

餘二夫人微微蹙眉,又狀似不經意的問:“前些日子老爺請探花郎入府做客,言談間得知探花郎及冠之齡竟還未娶妻?私下裡還與我笑說,探花郎這般風光霽月的才俊,這京城不知多少貴女心向往之呢。”

“夫人謬讚了。”

江沅再是出挑,也就是在一種寒門子弟中顯得鶴立雞群罷了,畢竟他的出身在那兒擺著。便是一般的窮秀才,都未必看得起他。前朝甚至還有商人不可入仕的金規玉律。覺得低賤的商人踏足朝堂,是對金殿的侮辱。

隻能說,江沅生在了好時代。

便是如此,稍有些氣節的書香門第,都不願與他結親,更彆說什麼貴女了,那都是眼睛長在頭頂上的。

餘二夫人的言外之意,再明白不過了。

也就是她心寬,若是餘老夫人知道江沅多少和蕭府扯上丁點關係,說什麼都不會答應這門親事。

餘二夫人也正是知曉婆母的性格,才想儘快將此事定下來,免得夜長夢多。

“哎。”她歎息一聲,“說起這個,我就想起我家伶姐兒。”

邱姨娘隻好配合的詢問,“伶姑娘怎麼了?”

“她十四歲了。”餘二夫人很滿意她的配合,“至今親事還未有著落,我這個做母親的,心焦啊,愁得都有白頭發了。”

邱姨娘不吭聲了。

若是誇餘伶,餘二夫人便肯定認為江沅很熱衷和餘家攀親。這個便宜外甥的婚事,連她姐姐都不敢做主,她哪敢有絲毫的應承?

餘二夫人再次皺眉,“女人啊,最操心不完的,便是自己的骨肉。英姐兒現在還小,等過幾年,姨娘怕是比我還發愁。”

邱姨娘隻是個妾,是無法替女兒做主的。三夫人已逝,看蕭三爺的樣子,好像沒熱衷於續弦。後院裡幾個小妾也安分,連最受寵的連氏,都沒有往上爬的心思,更彆說其他幾個了。蕭三爺並不糊塗,做不出扶正妾室這等亂家的事。他也公平,以後幾個庶出子女的婚事,自會和老夫人商量著安排。

對於這一點,邱姨娘很放心。

所以她並不用太過操心。

“妾身位卑,英姐兒的將來,自有老夫人和老爺做主。”

餘二夫人笑了下,“夫人生得姝麗,我瞧著英姐兒也是個美人胚子,如花似玉的姑娘,又出身名門,雖說非嫡出,可若配個庶子或者寒門子弟,未免太可惜。”

這話說得,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在鼓勵邱姨娘爭寵呢。

邱姨娘沒有再接話。

餘二夫人臉上漾著笑,“姨娘雖落魄為妾,天命不可轉。可你有福氣啊,有個那麼能乾的外甥,將來也能給英姐兒撐腰。隻可惜…”她狀似無奈的歎息一聲,道:“江探花雖有才,卻無根基,若不得貴人扶持,怕是也難熬出頭。這麼年紀輕輕的,若熬成了搬老頭子,不是蹉跎人才麼?隻是這京中權貴,個個清高,怕是江探花求路無門。”

話已至此,不用說得太過明白。

餘二夫人將邱姨娘的沉默當做了心照不宣的默契,畢竟這麼大一個橄欖枝,傻子才不接。江沅這個年紀,這個出身,在京城也確實是不大好說親的。

“今日也叨擾得久了,我想起府中還有要事,先行告辭。”

說是來感謝邱姨娘對蕭安和蕭姝的‘照拂’,其後言語卻沒有半句,這舅母做得,可真夠‘儘職’的。

邱姨娘將她送至院門口,看著她離去後,才差使了自己身邊的大丫鬟去江府帶話。

**

季菀在榮安堂見過蕭老夫人後,便和母親去了闕棲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