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一更(2 / 2)

安國公府操持著偌大中饋,大大小小事情太多,也是很累的。季菀這個兒媳婦,自然要去幫忙,就當是提前適應了。

“母親,我覺得我們院兒裡的下人就太多。”季菀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剛嫁過來的時候,沒多久和三郎去了北地。回後來我又懷孕,孩子也需要人照顧,再加上我自己平時也忙,屋裡屋外都有兩個嬤嬤管著,倒是沒怎麼覺得。但我閒暇的時候,偶爾出門走走,就發現伺候的丫鬟太多了,前前後後包括照顧兩個孩子的奶娘和起居丫鬟,足有四五十人。人多了,分工就密集。褚玉苑的三等丫鬟,足有八人。而那些事情,頂多四人就足夠。也就是說,每個月要出雙倍的月例。咱們府上,三等丫鬟的月例是八錢。多出的四人,月例就是三兩二錢。這隻是我們院兒裡的,國公府四房,主子加起來二三十號人,就算不如我們院兒裡的下人多,也少不了多少。再加上其他各行的,比如灑掃,修剪花枝的,修補亭台的工匠等等,全部加起來,每個月多支付的月例,得有好幾百兩。一年算下來,就是幾千兩。雖說這點錢對國公府來說實在九牛一毛,可這麼浪費,也著實不妥。底下的人輕輕鬆鬆拿錢,做起事來就難免會輕慢懈怠,還易發生矛盾爭執。這下人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您也不可能一個個的都叫到跟前來訓斥。”

安國公夫人點點頭,歎了聲。

“其實你說的這個問題,我也想過。”她語氣裡有些許無奈,“就是因為咱們府上人口多,重口難調,喜好不一。府中的家生子,都是按照親疏分到各房各院的。大多數,都是貼身伺候的一等丫鬟,還有就是管事。可偌大府邸,那些人也不夠,就得從外麵買。然後就由各房自己挑選。喜歡的,就多挑幾個。超過規製的,自己出錢。個個都這麼隨心所欲,這人就多了。剩餘的家生子,分到各院,就隻能算充數的。我掌中饋這些年,府中光是下人都小幅度整頓了兩次。我也想過裁減,可一人裁減,所有院裡就都得照規矩辦。那麼多人,肯定有不樂意的,便又生了事端。”

說得也是。

季菀想了想,“母親,咱們府上的下人,是家生子多,還是從外頭買來的多?”

“自然是外頭買的多。”安國公夫人道:“有利有弊。外頭買的丫鬟,年老了無需府中出錢安置。就是人多充數,中公每年多出好幾倍的月例。日積月累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的確,國公府不在意那點銀子。但縱有金山銀山,也不能揮霍太過。最關鍵的還是季菀說的,人多了,矛盾就多。當然,很多事情無需安國公夫人親自出麵。底下的管事嬤嬤們自會處理,若有必須發賣的,再來稟報一聲就是。可這樣的事情多了,也煩。女人又愛斤斤計較,為個發放月例和四季用度,都會提前派人來催。

“再則,那些人又無明顯錯處,要以何緣由裁減?”安國公夫人搖頭,“減月例就更不可能了。既定的規則一旦改改革,必會出亂子。”

這倒也是。

“那不如這樣。您不是說老的一批要放出去麼?原來的位置要有人頂替,何不將那些原本湊數的,用以培養頂上?府上用慣了的人,總比外頭來的要熟練。正要也讓他們有的事做,省得天天閒得,沒事找事兒。這樣一來,矛盾也少了。”

閒的蛋疼的人,才會有精力找茬。

安國公夫人略一思索,“這倒也是個法子。”她笑笑,“回頭我和你幾個嬸嬸商量一下。”

那些光吃飯不做事的,是該好好管一管了。尤其那些個丫鬟,省得太閒了,總是動一些不該有的心思。自打甘氏對陸六郎收通房一事表示支持後,底下好些個丫鬟就不大安分了。

侄媳婦這個做法,安國公夫人也表示很不理解。

雖然她曾經也給丈夫送過一個妾室,但那是考慮到丈夫在外征戰,身邊總需要有個人照顧。甘氏,那完全就是在鼓勵男人風流。陸家素來對男子的教導是,不可沉湎女色。陸六郎本身就沒什麼上進心,再這麼縱容下去,這輩子就真的沒啥指望了。

心中這麼想,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兒子,她也無權過多乾涉。

三夫人也不怎麼過問庶子的私事,也就由得他們夫妻二人。甘氏天天把規矩禮教掛在嘴邊,也不會讓丫鬟亂了分寸規矩。

隻要不鬨出什麼風波來,就無傷大雅。

國公夫人整頓內務之餘想到甘氏,沒過多久,三房那邊就傳來喜訊,甘氏懷孕了。

------題外話------

馬上要出門,二更晚點更,麼麼~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網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