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聘為妾室(1 / 2)

譚老夫人姓朱,非京城人士。她是家中嫡長女,因不是男兒身,父親對她並不看重,但祖父待她極好,所以她才有幸能嫁入譚家。

在她將近十歲的時候,母親生了個弟弟,頗得父親愛重。又隔了三年,再得一女。那時,她已定親。自然而然的,和最小的妹妹並不親厚。而林家非望族世家,妹妹嫁得也不如她。但運氣好,進門第二年就生了個兒子,為人也圓滑伶俐,頗得上頭婆母喜愛。

她這個妹妹,天生會精打細算,早就有意和譚家聯姻,也好借譚家的風光,給自己的兒子鋪路。

譚老夫人太了解女兒的性子,任性衝動,浮躁刁蠻。可論心機城府,遠遠不是她那妹妹的對手,若嫁過去,即便妹妹因要巴結譚家而捧著女兒,心中八成也不喜。再說她那侄兒魯元良,大毛病倒是也談不上,些許風流好色,倒也有分寸。少年兒郎,哪有不風流多情的?

不過女兒肯定受不了,嫁過去後夫妻倆必然吵鬨不休,所以她拒絕了妹妹的提議,將女兒嫁入了葉家。

小朱氏儘管心中不悅,但也不敢得罪長姐。兩府雖未能結秦晉之好,親上加親,到底也是親戚,小朱氏還是想著侄兒譚修昊能提攜提攜兒子,是以時常登門拜訪,拉拉關係。

尤其是去年魯元良在科舉落榜後,就越發頻繁的往譚府跑,指望著譚修昊能給表弟謀個差事。

譚修昊倒是也有心幫扶表弟一把,給他謀了個正八品給侍郎的官職。

小朱氏當麵不說,心裡卻不大滿意,時常讓兒子往侄兒跟前湊,仍舊打著親戚牌。上次在譚府,表兄妹酒後亂性。魯元良被遣送回府,心中仍舊慌得很,被母親看出了端倪,一番盤問,他隻好老實交代。

小朱氏驚怒之後又是欣喜。

譚修黛名聲不好聽,這她是知道的。男女之間的風月事兒,吃虧受害的,永遠都是女人。有這麼個把柄在手,還怕譚家不給兒子好前程麼?

如此合計一番,她決定過幾日就親自去趟譚府,找她那位好姐姐好好談一談。誰知她還沒登門,就聽說譚修黛被葉家給休了。

原本她還以為是譚修黛和兒子的醜事被捅出來了,心中有些許的惴惴,決定先聽聽外頭的風聲再行動。等了兩日,外頭的傳言幾乎是一邊倒,全都衝著譚修黛去的。說她不孝公婆,忤逆不敬,還虐待小姑,責打下人,甚至險些氣死婆母,惹怒了葉誌文,才被休的。

和她兒子毫無乾係。

小朱氏鬆了口氣,心中又開始盤算起來。

她那姐姐愛女如命,縱然已經氣得臥病在床,心中必然還在想著如何安置女兒的後半生。

這不正是大好時機麼?

於是她裝扮了一番,準備好厚禮,帶著兒子登門‘提親’了。

小朱氏坐在下首,魯元良坐在她左手邊。

自從上次被譚老夫人嚴厲審問過後,魯元良對這個姑姑就有些畏懼,見了禮過後便坐回去,低著頭不太敢看她。小朱氏卻是不怕這個姐姐的,她不動聲色的打量著坐在太師椅上的譚老夫人。譚老夫人這次病得不輕,養了幾日,雖能下床了,但氣色依舊不大好,整個人都無精打采的。

“妹妹今日怎麼有空過來了?”

譚老夫人在閨中時和妹妹相處不多,但這些年也打過不少教導,對妹妹的性子還是有些了解的,心知她此次登門怕是彆有計較。又見她把兒子也帶來了,心中便是一沉,開口自然不可能多熱絡。

小朱氏素來八麵玲瓏,也不在意她明顯的冷淡,仍舊一張笑臉。

“聽說長姐病了,特來探望。觀長姐氣色不佳,想來心中仍有煩惱。”她歎一聲,有些哀切道:“在京城,我就長姐這麼一個娘家至親。長姐若是不棄,不妨將心中煩勞說與妹妹聽,妹妹雖愚鈍記,卻也願為長姐分憂。”

譚老夫人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目光又落到她身邊的魯元良身上,冷冷道:“妹妹這般氣勢,想必上次元良歸家後受不住妹妹威逼,已據實交代了吧?既如此,那我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他對修黛做出那樣的事,我念著親戚一場,才沒有追究。但當日我也說過了,以後兩家無需再走動。以後各走各的陽光大道,你也彆指望著以此要挾。世人縱然悠悠眾口,但也不是靠你們母子一張嘴就能顛覆乾坤的。再者,你兒子已有婚約,仕途又不順。若是鬨出醜聞來,非但結親不成,隻怕前程也毀於一旦。我勸妹妹,還是慎重為好。”

姐妹倆年紀相差十餘歲,在家中的地位截然相反,性子也大相徑庭,唯有容貌上能窺見幾分血緣帶來的相似。不過畢竟是姐妹,正如小朱氏所說,兩人娘家遠離京城數百裡。譚家那些個宗親女眷,到底也是外姓人,在京城,真正和她血脈相連的,也就隻有這個小她十幾歲的妹妹了。所以譚老夫人對小朱氏,大多時候是溫和包容的。今日這般幾乎可以算得上是針鋒相對的態度,幾乎從未有過。

小朱氏先是意外,卻也了然,並未生氣。

“長姐這是說哪兒的話?咱們乃一母同胞的親姐妹,最是親近不過。當年母親去世的時候握著咱們兩的手,叮囑我們要相互扶持。這些年,姐姐待我不薄,我豈能忘恩負義?元良醉酒做錯事,我已責罰了他。姐姐若還覺得不夠,想怎麼責打他都行,妹妹我絕不敢有絲毫怨言。”

魯元良看了母親一眼,到底不敢說什麼。

譚老夫人嘴角掀起淡淡譏誚,往後靠了靠,“無事不登三寶殿,我沒時間跟你在這兒打太極,你也無需在我麵前做戲,直言便是。”

小朱氏眼神閃了閃,又歎了聲,“看來姐姐對我誤會不小…也罷,既然姐姐都這麼說了,我便直說吧。是這樣的,近來我也聽到些許傳言…對修黛很是不利。哎,那些個長舌婦,沒事就愛搬弄是非亂嚼舌根,我是一個字都不信的,姐姐你也彆往心裡去,平白氣壞了身子,如了那些小人的意。不過世人愚鈍,人雲亦雲,修黛好歹是個女兒家,怕是影響不好。她才十七歲,尚且大好年華,總不能就這麼關在娘家一輩子。”

這正是譚老夫人的心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