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老夫人近來身體不大好,季菀離得近,得空了便會帶著孩子去看她。這日碰巧,遇上了回娘家探親的蕭姝。
蕭姝小她六歲,如今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早已不再是季菀剛入蕭府的時候見到的那個任性刁蠻的八歲小女孩兒。
她是三房的女兒,和季菀沒多大關係,私下裡幾乎沒什麼往來,也就是能在年節的時候,回娘家探親能碰見幾次。彼此間關係說不得多好,卻也不壞。
蕭三爺一直沒續娶,膝下幾個兒女,除了尚且十三歲的蔚哥兒,都已各自成家。好在長子已有一兒一女,可伴於膝下,倒也不寂寞。
榮安堂。
蕭老夫人剛喝了藥,靠在榻上,臉上掛著笑。
“難得今天你們倆一起回來了,不如用完晚膳再回去吧。”
季菀含笑點頭。
蕭姝也嗯了聲。
“祖母近來,可覺得好些了?”
蕭姝自從做了母親以後,就越發懂事。蕭老夫人養過她幾年,她也記恩,這番關心之詞說得情真意切。
蕭老夫人笑道:“看見你們啊,就都好了。”
崔心嬙坐在一旁,臉上笑容卻夾雜著些歎息。
蕭老夫人年紀大了,身體狀況其實並不那麼好,偶爾有個病痛的,得養好些日子。平日裡,他們這些做晚輩的都不敢輕易打擾。她掛念著幾個出嫁的孫女,每回回來一個,她都能高興半天。
昨天蕭雯才帶著孩子來探望過,她老人家心情好,拉著蕭雯說了許多話,又是欣喜又是感傷。
出嫁的姑娘不能經常回娘家,又都大了,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平日裡也走不開。來一趟舟車勞頓的,等下次回來起碼也要隔一兩個月。人年紀大了,就怕寂寞,格外惦記兒孫。
崔心嬙這兩年也在接手府中中饋,不能時刻陪伴。孩子們又吵鬨,嬉嬉鬨鬨的,反倒是打擾了蕭老夫人養病。
蕭老夫人說了會兒話就累了,季菀等人也不便打擾,齊齊退了出來。
午飯後,季菀又去見了母親。說著說著,就說到了蕭姝頭上,季菀疑惑,“蕭姝怎麼了?”
周氏道:“你沒發現,她今日未曾帶孩子回來嗎?”
季菀點頭,“她兩個孩子也不小了,這兩年我每次回來,都見她帶著孩子。今天怎麼…”
“你還記不記得,當年魏家二房的萍姑娘?”
季菀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母親說的這個萍姑娘,叫魏萍,其母董氏,當年還指使府中下人去她的火鍋店搗亂。繼父上門去給她討公道,最後魏老夫人做主將二房給分了出去。
魏家是蕭瑞和蕭姝的母族。雖說當年蕭家和魏家二房鬨得很僵,可到底是親戚,兄妹倆與他們還是有些往來的,隻是少了很多。
魏萍比蕭雯小兩歲,早已為人母。但她是外嫁,出嫁後就沒再回過京城。四年前魏老夫人病逝,季菀去參加葬禮,見到了魏二爺夫妻倆,卻未曾見到魏萍。
因此她不解,母親此時提起魏萍,是為何。
她和魏家二房的恩怨,十幾年前就算清了,這些年來形同陌路,八竿子也打不著。
周氏歎息一聲。
“魏萍回京了,就在中秋後。”
季菀哦了聲,等她繼續說下去。
“她丈夫戰死,婆母因此病重,沒多久也去了,她便帶著孩子回京投奔父兄。”
季菀聽了半天,終於聽明白了。魏萍新寡回京,本應在家呆著,以免旁人閒言碎語。但她非但不安分,還要出來到處走親訪友。蕭家,就是她拜訪的第一站。可巧,剛碰上回娘家探親的蕭姝夫妻倆。
魏萍是蕭瑞和蕭雯的娘家表妹,和三房乾係不大。她幼時脾氣也不好,和蕭姝還有些不對付。多年未見,再次重逢,也說不上兩句話。誰知道,魏萍卻主動湊上來,和蕭姝攀交情。離了蕭府,她更是三天兩頭的往蕭姝夫家跑。
蕭姝起先莫名其妙,慢慢的察覺出了些微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