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是。”
季菀點頭。地方世家,她了解得不多,遂問道:“那依你之見,陛下會擇哪家?”
“當年北伐一戰,倒是興起了幾個家族。”陸非離道:“臨川王氏,銀安秋氏,太原卓氏。這幾家都是武將世家,現任家主為地方刺史,有望升入中樞。還有就是定州康氏,乃書香世家,祖上曾兩任為相,是定州第一大家。以我對陛下的了解,陛下很有可能從王、秋、卓這幾家擇選太子妃。再從康家擇一適齡女為東宮側妃。剩下的兩家,過幾年入京,陛下也會指婚太子為側妃。東宮側妃為四人,最後一個,就從你方才說的那些世家裡挑選。”
那時候,各家的女兒也都長大了,剛好有得挑。
不愧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陸非離對當今聖上的確十分了解。太子妃的名單,晏承軒已給皇後看過,正是陸非離說的那幾家。
太子大婚已不是家事,而是國事,晏子染沒有彆的選擇。
皇後仔細看了名單,道:“陛下,這畢竟是子染的終身大事,還是讓他自己挑吧。”
晏子染淡淡微笑中有些微的悵然,“皇後,你自己的兒子,難道你不了解嗎?他現在哪裡還有什麼心思選妃?”
這方麵,他是過來人。
當年陸非瀾遠嫁,他傷情數年,到二十歲,他入主東宮。而陸非瀾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他才接受了父皇的賜婚。至於太子妃是誰,對當時的他來說,並不重要。隻要不是那個人,娶誰都一樣。
皇後是個好女人,他知道。
賢惠大度,溫柔端莊,這麼多年打理後宮井井有條。除了當初芙妃勾結嶽侯意圖篡位,這麼多年來後宮一直沒出什麼大亂子。
所以他感激並敬重於她。
兒子還年輕,可正因年輕,入心入情卻不得所愛,怕是這輩子都難忘。這個時候讓他選妃,等於戳他的心窩子。
皇後沉默半晌。
“容臣妾再斟酌斟酌,再回稟陛下。”
晏承軒嗯了聲。
晚上晏子欣過來請安,見她眉頭深鎖,心中便明白了七七八八。
“母後,您在為皇兄的婚事煩心嗎?”
皇後看她一眼,“左右都是那三家,倒也沒什麼值得煩心的。你皇兄再是不願,終究也隻能接受。無論什麼刻骨銘心的傷,也有痊愈的一天,頂多就是留著那條疤,夜深人靜的時候,懷念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話聽起來太過悲傷。
晏子欣忍不住道:“母後…”
皇後很快回神,笑一笑,“你皇兄的事我不操心,他的路子都已安排好了。倒是你,過兩年也該把親事定下來了。”
晏子欣忽然紅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