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句話,讓劉氏神色轉喜。
“當真?”
季遠臉上帶了笑,“兒子何時騙過您?”
他從來都是個會審時度勢的人,既然知道周氏投靠了娘家,為了自己以後的科考仕途,那是萬萬不能有丁點得罪的。
隻有錢沒有勢,也同樣被人踩在腳底下。
所以季遠從未想過要分周氏家的錢財,他想要的,是入仕。做了官,還怕沒有錢?
大概是終於意識到周氏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人物,劉氏倒是真的消停了,除了還是時不時的跟村裡其他人顯擺兒子的有出息以外,便是和他人的口角之爭,都少了。
終於在過年前,她得到了好消息。
袁氏懷孕了。
季遠為顯示對這個孩子的重視,便對嶽父大人說,請自己的母親來照顧妻子。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是母親在照顧,有經驗。而且袁氏現在懷孕了,沒太多精力照顧早已搬過去住的季雲和季鬆。請了他母親過來,也能幫袁氏減少一些負擔。
袁掌櫃慎重思慮過後同意了。
就這樣,劉氏便高調的帶著季雲和季鬆搬去了蘭桂鎮。她走的那天,特意讓丫鬟放了鞭炮,要讓全村的人都知道,她要去鎮上跟著兒子過富貴日子了。
有人羨慕,有人默然,有人不屑。
如果季還夫妻還在村裡,大概會送她,可人家早就搬去了登縣。劉氏自我感覺良好,卻早已失了人心。
最為開心的,當屬季雲和季鬆了。
兩個孩子都不小了,尤其是季雲,過了年就九歲了。母親死後,奶奶對她不好,她跟父親說過,父親隻讓她恭謹孝順,彆頂撞奶奶。熬了將近一年,父親娶了後母。
不,是入贅彆家。
她和弟弟也跟著有了衣食無憂且仆從伺候的日子。
最開始,季雲知道自己即將多個繼母的時候,內心裡充滿了茫然和惶恐。
她聽村裡的婦人說過,天底下的繼母沒一個好東西,都不會真心對前頭原配生下的孩子。
她怕得不得了,甚至在袁家來人接她和弟弟的時候,她抓住奶奶的手不肯走。
來接他們的人,轉頭就把這事兒告訴了袁氏。袁氏自然心中不悅,縱然先前有心善待他們姐弟倆,現在這心思也淡了。
不過袁氏也沒苛待他們。
她對季遠是有感情的,不然也不會嫁給他,還答應把他與前頭原配生的孩子接過來自己養。所以便是為了和季遠的夫妻感情,她也不會虐待季雲和季鬆。
她派了丫鬟婆子伺候著,吃穿用度沒虧待分毫。
可沒了娘又驟然來到一個陌生家庭的季雲十分敏感,總覺得袁氏不喜歡她,遲早會把他們趕出去。惶惶不得終日之時,繼母懷孕了。
季雲簡直如遭雷擊。
其實她知道,父親重子嗣。繼母生的孩子終歸是姓袁,父親不會拋棄她和弟弟。但父親有了新的弟弟或者妹妹,是不是會對她和阿鬆更為冷淡?
心中擔憂害怕,吃不下睡不香的,直到她聽說父親要把奶奶接過來跟他們一起住。
奶奶雖然脾氣好,但總歸是自小跟他們生活在一起的。季雲知道奶奶的脾氣,肯定會在繼母麵前端長輩的姿態。而且有一點奶奶和母親一樣,注重季家子嗣。
所以,奶奶一定會護著他們。
尤其是,在袁家衣食無憂了,奶奶不會再使喚她做這做那,還會像分家之前那麼疼她和阿鬆的。
……
季菀是在除夕的頭一天,才知道劉氏搬去了袁家的事兒。這段時間太忙,火鍋店一經推出後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一連半個月,季氏火鍋的生意居高不下。因為是獨一家,所以每天食客爆滿,排隊都要排好久,每天預約的號都排到了數天後。店裡的夥計們,全都忙得腳不沾地。
到現在,每日的純利潤,都在三十兩到五十兩之間。
照這個勢態,還會持續增多的。為此,季菀又招了好幾個夥計。新夥計不是外頭招的,而是在義村裡招的人。
以前和他們家關係好的,馮家、吳家、趙家…壯勞力可以負責搬運等粗活,另外還有負責傳菜的,招呼客人的。婦人便負責洗碗刷盤子,打掃清潔等雜活。
連賬房都新添了三個,都是齊糾送過來,絕對信得過的人。
既招募了村民做夥計,自然會有人把劉氏搬去袁家的消息告訴季菀。季菀其實已經不再關心這些事兒。
隻要劉氏安安分分的,彆來找茬,她也不會跟那對母子過不去。
至於她那個三叔季遠,也已不再她關心的範圍內,因為京城皇宮裡,陛下又下達了聖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