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合作,每個人負責一個自己最擅長的模塊。
最後便是輔導形式。
根據空間書房裡的輔導書,顧清明提議做成“講解題型、根據題型解題思路、題海戰術”這樣,得到一致認可。
這些顧清明其實早就做過,他給小禾和雲鬆做的筆記便是這般的,隻是粗糙了些。
李源將這些記下,從頭到尾瀏覽一遍,確認沒啥落下的。
“如此,咱們就分頭行動吧,就算不成功,也能給咱們家裡孩子用。”
三人以茶代酒喝了一個,笑道:“那就為了咱們以及家裡的孩子們努力吧。”
次日起,三人就依著章程有條不紊的忙碌起來。
他們在翰林院有天然的優勢,能尋到以往年份的童生試卷子,各個地方的都有。
顧清明參照雲竹高中買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將江泰府和京城的童生試卷子整合起來,弄了個古代版的“五三”。
李源和寧安義覺得好,學著他一起弄。
他們三個時常湊在一處寫寫畫畫的,難免引人注目。
旁人一打聽,知是在自發修書,還是給童生的書,便沒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