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民工們心裡怎麼犯嘀咕,還是要按照監工的要求,將混合好的水泥混凝土鋪到路上。
“沒吃飯啊?將混凝土弄平整,用點力啊!”
監工甩著鞭子從民工們身後走過,指揮他們用巨大的圓木在道路上滾動,將底下的混凝土儘量壓的緊實均勻。
等這些做完,再叫民工用木刮子將之刮的平整光滑。
最近都是響晴的天,太陽高高的掛在天上,水泥鋪上去,三四天的功夫就乾透了。
有民工上去踩了踩,驚呼,“跟石頭一樣硬,這玩意真能鋪路!”
有人上手按了按,滿臉讚同,“真的跟石頭似的。”
“這什麼水泥……真行啊,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厲害!”
用這玩意鋪路可比夯土輕鬆多了,而且效率也高,從前夯一段路的時間,用水泥起碼能鋪三段!
等晚上下工,還沒到打飯的地方呢,就有鼻子靈的聞到肉香了,“今晚有葷腥!”
聽他一喊,一大群民工腳下驟然加速,嗷嗷叫著往前跑。
到了跟前就不敢叫嚷了,老老實實的排隊,每人一碗豬油炒菘菜,兩個饅頭。
陳二狼吞虎咽的吃完,又灌了碗水,嘴一抹,“痛快!”
張哥回味著嘴裡的豬油香,感慨,“官府真的不一樣了。”
有了水泥混凝土,修路比以前輕鬆的多。
而且工作量下去了,待遇卻提高了。
一天固定工作五個時辰,給吃兩頓飯,管飽。
監工雖然黑著臉拿著鞭子總嚇唬他們,但這麼多天下來,除了幾個找事的,他們從沒有打過任何人。
張哥想著要是以後徭役都是如此,他回回都來。
畢竟在家裡也要日日出力氣乾活,服徭役還能放開肚皮吃飽,省家裡的糧食呢。
百姓大多是樸實的,官府提高了他們的待遇,不需監工很嚴厲的督促,他們自發將乾活的效率提升了上去。
……
進了十二月,離年節愈發的近了。
作為地方長官,顧清明要整理崇州這一年的情況,做個總結,將之上報。
因著他是七月才來的,上半年崇州的事物都是經的王同知和李通判的手,故而顧清明叫他們先寫個半年總結出來。
然而兩人回想半天,隻記得他們摸了半年的魚。
顧清明,“……”
京城。
太子坐在禦書房裡看著各地送上來的折子,越看越生氣。
抬手端起茶杯猛灌了口茶,還是壓不住心頭的火,重重的哼了一聲。
皇帝優哉遊哉靠在榻上,一手執棋譜,一手擺著棋子。
他抬眼瞅瞅旁邊的兒子,喊劉伴伴,“給你們太子爺換壺清心茶,大冷天的還這麼暴躁。”
“是,陛下。”
劉伴伴揮揮手,角落裡有小太監悄然去了偏殿,沒多時就端了壺茶水來。
太子瞥一眼茶壺,隨後收回視線,揉揉額角,“喝茶沒用。”
皇帝笑出聲,“折子上寫什麼?把你弄成這樣?”
“要真寫什麼還好了呢。”太子吐槽,“就是因為啥都沒寫,我才煩得慌!”
一張折子上從頭到尾都是廢話,除了換著角度的拍馬屁,其他啥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