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施工順利(2 / 2)

不過到底氣氛平和,比征調徭役時強太多了。

有了錢糧在前頭吊著,短短五天,報名人數就超過了縣令林誌和寧安義的預期,於是揭下告示不再招收人手。

之後在衙役的安排下,將這些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去挖河道引流,一部分到村裡開墾田地,開挖池塘。

挖河道大家都知道為了啥,沒人討論,頂多有人猜測中午吃啥。

叫他們來的時候可說的是管兩頓飯呢,不知道能不能管飽,有沒有雜糧飯。

要是有點油水就更好了,肚子裡有點油水,乾活都有勁。

在村裡乾活的討論的就多了,例如:

“開墾田地乾啥?反正年年發水都要淹。”

這話一出,就有人撅回去,“你傻啊,不是大半人去治河了嗎?他們把河收拾妥帖了,地不就不會淹了?”

又有人問,“那挖池塘乾啥?聽說還要養魚,魚又賣不了多年錢,費那功夫乾啥?”

“我咋還瞧見果苗了呢,難不成還要種樹?”

“……”

大家夥一邊乾活,一邊七嘴八舌的討論,到底也沒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就有人總結,“想那些事乾啥,反正有工錢又管飯,上頭叫咱們乾啥,咱就乾啥唄。”

都是乾慣了苦活的人,挖個池塘墾個荒的,他們覺得這個勞動強度還行。

工程正式開始後,作為策劃者和領頭者,寧安義與林誌在縣衙哪裡坐得住?

先到河道那邊看了兩天,第三天直奔村子過來。

這幾天百姓每天兩頓吃的飽飽的,勞動積極性一下子就上來了,活乾的那叫一個又快又好。

等寧林兩人到的時候,一些地勢低窪處已經有池塘的模樣了。

而挖出來的土則被填到了合適耕種的地上邊,使得地勢抬高了些。

等監工叫他們劃出排水渠,百姓就都看明白了。

事關他們自個兒的生計,那勞動熱情更是空前高漲。

知道了官府確實是事事考慮他們,百姓見到寧安義和林誌時,膽子大了許多。

寧安義誇讚他們乾的不錯的時候,甚至有百姓壯著膽子將疑問說了出來。

“敢問大人,為何要養魚種樹呢?”

“養魚可……”

寧安義態度很好,將生態農業的概念普及開來,百姓們安靜的聽著,時不時配合的發出些驚訝聲。

林誌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裡歡喜,上頭真是給他們臨州派了個好官啊。

查看完這個村子的情況,寧林兩人又去了其他五個村子,等要回程時天已經黑儘了。

裡正見狀熱情邀請兩人在家小住一晚,“今晚上沒月亮,到處黑漆漆的不好走,兩位大人且住上一晚,彆嫌棄。”

寧安義道:“哪裡哪裡,麻煩裡正了。”

按理來說該一起吃個飯的,哪想裡正吩咐自己婆娘做飯後就帶著農具出去了。

裡正娘子將飯菜端上桌,告罪一聲,也出門去了。

還是裡正家七歲的小孫子跟他們解釋的,“爺奶爹娘都去地裡幫忙了,村裡人說這是大好事,就算沒工錢也該幫把手。”

寧安義臉上不自覺的帶了笑,百姓能這般想,總算不枉他一番苦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