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歲的樣子,正是適合做親的年紀。
王夫人感慨,“那新來的顧少爺身上還有秀才功名呢,他才多大年紀,背後又有顧大人靠著。”
若不是家裡沒有適齡的女孩,她還真想跟顧家做一回親。
王大人亦是如此想法,下值回來還跟王夫人說:“咱們少生了個兒子。”
萍姑姑在一旁忍不住黑臉,姑爺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小姐下午難受著呢,她才將人哄好,姑爺一句話又給繞回去了。
果不其然,王夫人重新紅了眼。
王同知後知後覺的知道自己做了件蠢事,忙打嘴,“好夫人,為夫錯了。”
他上了年紀發了福,遠不如年輕時好看,這般作態顯得有些滑稽。
但王同知不在意,滿心滿眼的都是自家夫人。
王夫人知道兒子走是天意,怨不得誰,再見相公一心哄她,到底哭了會就努力止住了。
她推一把相公,“你這樣子醜的很,我可不跟你生。”
王大人當即不服,“不跟我生跟誰生啊,哪裡就醜了?”
兩人愈靠愈近,不知何時,萍姑姑已經識趣的悄然退下了。
……
王家夫妻因著這事,感情愈發的好了,齊家的情況則截然相反。
齊家。
齊通判坐在凳子上,手裡捧著杯茶水,邊刮著茶沫子邊歎息。
“那顧清明年輕又有能力,注定不會在這個位置上待太久,一旦調回京城必可青雲直上。”
齊夫人瞥他一眼,語氣涼涼。
“聽老爺的意思,是想叫咱們瑩姐兒許給那顧家大房的少爺?”
齊夫人攏共生養兩個女孩,大女兒早已出嫁並不在崇州,小女兒名喚齊瑩瑩,年方十五,尚在閨中。
按說齊瑩瑩這個年紀,正是該說人家的時候,小禾是個不錯的選擇,齊夫人不該這般態度。
然而實則齊通判多年待瑩姐兒不冷不熱,隻一心撲在外頭那娘倆身上。
如今突然好心的給瑩姐兒擇婿,齊夫人難免想的多些。
齊通判嗯了一聲,交代齊夫人,“沒事帶瑩姐兒到顧家轉轉去,萬一倆孩子看對眼,這事能成呢。”
齊夫人皺眉,“瑩姐兒心裡有人,哪會跟那顧家大房的少爺看對眼呢。”
瑩姐兒有一竹馬,倆人是兩小無猜的長起來的,齊夫人愛那男孩的品性,心裡早已讚同了此事。
齊通判不以為然,“她才多大,沒見過好的,需得你引導。彆看那顧家小子現在隻是個秀才,往後指不定能飛到哪個枝頭上呢。”
到時候他家可就抓不住了。
至於瑩姐兒喜歡的人,他隱約知道一些。
聽說姓宋,身上有個秀才功名,然而家中無人為官,隻做些生意罷了,與他家門第實在不相配。
齊通判看了眼天色,將手中杯子放下,留下一句。
“你且勸勸她,那是門好親事,往後也能給家裡帶來助益。”
說完,他抬腳踏出了門,往外室那邊去了。
屋內,齊夫人捏緊拳頭,忍不住砸在桌上,狠狠咬牙。
“給家裡帶來助益?助誰?難不成還要叫我的女兒用婚事去給那外室子鋪路不成?”
老賊著實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