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公公和李翰林應下,退到門檻之處,嚴帝忽地又問:“近日長公主可有進宮?”
平公公停腳怔了下,才道:“老奴倒是沒見到,要不老奴去問問?或者,老奴去請長公主進宮?”
嚴帝卻擺擺手,有些不耐煩地說:“就是隨口問下,不必!”
十八冊抄寫本之外,翰林院另寫了一份小冊子,注明了這十八本的差異,以及猜測的先後順序。書封上,也做了標記。
嚴帝按著順序一字兒排開,又疊放起,然後打開最厚最新的那本看。
殿試那日已經草草看過,可是再看,竟是仍然下目就撂不下手。
《大淩九州誌》裡,以半地理誌半遊記的方式,記載了各州各郡,乃至筆者所去縣鎮的地理氣候,風土特產,人文習俗。
地理誌本是很無趣的,可是這位萬先生寫來,竟是看的妙處橫生,令人不由生了去當地親曆一回的願望。
整個大淩都是嚴帝的,可是他讀著,卻覺自己的九州大地,也是這位萬先生的。若不是心懷熱忱,乃至把九州都全放在心裡,是寫不出這樣看著就令人生出喜悅的文字的。
而嚴帝作為九州主宰,更是看著一行,就觸發一份心念,翻過一頁,就生出一份豪情。
嚴帝一夜未寐,早朝時仍精神奕奕,開完朝會,問殿中朝臣:“你們可有人看過萬橙先生所書的《大淩九州誌》?”
有些朝臣說看過,有些四下覷望。而因著殿試才看過的,則不知該答是還是否。
嚴帝大概掃了眼,對李翰林說:“把最厚的那本,多抄寫些出來,給諸位沒看過的朝臣都送上一本。”
誰料這個消息傳開,毓靜長公主火急火燎來求見。
毓靜長公主是嚴帝的親姑姑,她是大淩少有幾個不怕嚴帝的人。拎著裙子跨過門檻,像倒豆子一般急著說:“陛下!皇侄可是收了些《大淩九州誌》的版本,快讓人也抄一份給我。”
嚴帝疑道:“姑姑竟也對地理誌感興趣?”
毓靜長公主揚起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