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跟周灝預計的一樣,隨著劇集的開播,《紅顏舊》的口碑立刻開始觸底反彈。
有人試著把這首歌的歌詞,放到了官博最後發布的那張海報上,那股蕭瑟落寞的肅殺味兒立刻就出來了。
【是我膚淺了,原來這才是影視劇OST的正確打開方式】
【確實,之前噴早了】
【對不起周老師,是我之前聲音大了點】
【這歌有毒,一旦聽進去了根本停不下來】
【我在重刷,一邊聽《紅顏舊》一邊看,太有感覺了】
……
午夜零點,搶在企鵝視頻發布首日收視率之前,網絡上已經陸續出現了一大堆的觀感小作文。
而其中有一篇文字影評顯得格外醒目,因為他的作者叫劉國新,曾經的知名導演,現在是華夏演藝協會的四位副會長之一。
他的小作文題目非常直接——《行業應該從中學習什麼?》
“……這十幾年來,我們影視行業產出的作品每況愈下,每次要追溯其中的原因時,總是五花八門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演員不行了,整體素質和能力遠遠不如上一代。”
“有人說是導演落伍了,拍不出好作品了。”
“有人說是整個業界都被資本腐化了,隻顧著撈金沒心思好好拍戲了……”
“但其實在我看來,這些說法全都避開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我們現在的影視從業者普遍缺‘心’。”
“演員不用心演戲,導演不用心拍戲,製片方也不用心好好做劇……全行業都是這般態度,怎麼可能拍得出好戲?”
“在之前的數次會議上,我都提出過這個問題,很多人並不認同,但現在已經有人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我的觀點。”
“《白夜追凶》,純粹從數據來說,它是市場不看好的冷門題材,但是它播出之後大爆特爆,甚至殺出了海外,它靠的是什麼?”
“從演員的表演態度,到導演對於每一幀畫麵的細摳精神,再到劇本編排的跌宕起伏……處處都透著‘用心’二字,就那個長鏡頭,讓多少電影導演都歎為觀止?”
“《開端》,一部小成本小製作的創意向網劇,中途經曆了換導演的風波,挑大梁的男女主也都是新人,隻看紙麵條件這無疑會是一部爛劇,可它最後卻拿下了讓人側目的優秀成績,憑什麼?”
“憑它敢為人先的劇本,憑導演實心用事的拍攝態度,憑劇組上下齊心協力的合作!”
“現在《琅琊榜》也來了,僅僅隻是兩集,這部劇厚重的質感就已經撲麵而來……我可以提前篤定,這部戲絕對會是今年網劇市場的王者,為什麼?”
“因為就從這兩集裡麵,我能看到劇組的‘心’!”
“你就看看這部劇的服化道,吊打了多少自稱嚴肅向的‘曆史正劇’?”
“你就看看這些演員的儀態,吊打了多少自吹自擂的‘儀態天花板’?”
“你就看看這部劇的特效,吊打了多少所謂的‘耗費XX億的最新特效’?”
“你就看看那些龍套的精準走位,吊打了多少隻會原地念台詞的‘主角’?”
“所以我再問一遍,是我們沒有好導演了嗎?是我們沒有好演員了嗎?是我們整個大環境都不行了嗎?”
“放屁!這些不過都是你們擺爛不思上進的借口而已,事實證明,隻要肯用心,依然能拍出好作品來!”
“僅以此文,致敬在擺爛大潮中逆行而上的《琅琊榜》劇組,來年希望能看到你們收獲應有的表彰!”
看到這篇浮誇的小作文,周灝瞬間汗流浹背了。
尼瑪,這是被架上火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