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西部三線城市,一間清貧的客廳裡。
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正坐在沙發上,一邊聊天一邊看著電視屏幕。
換在平時,這個時間點兩人早就已經休息了,但今天老兩口卻特意喝了杯飯後晚茶提神,就是為了收看一年一度的春晚。
每年大年三十晚上的這個節目流程,早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時近十點,一個互動型的魔術表演結束,現場掌聲如雷。
兩位老人也放下手裡的杯子,笑著拍起了手,哪怕那些表演嘉賓根本聽不到他們的掌聲。
“今年春晚好像是有點不一樣。”老太太一邊鼓掌一邊笑道。
“確實有點不一樣的東西,有好幾個節目都挺新鮮的。”老爺子也樂嗬嗬道:“前兩年除了那些提氣的軍旅歌曲和戲曲節目,其他部分看得我昏昏欲睡,都不知道他們在乾什麼。”
“今年這個導演有點本事,比前幾年好看多了。”老太太總結道。
“不是有本事,是有膽子。”老爺子歎氣道:“前幾屆的導演其實也不差的,但就是沒膽子求變而已,隻能墨守成規……”
兩人正聊著,主持人已經報出了下一個節目——朗誦。
而當屏幕上打出相關字幕時,老兩口立刻就坐直了身子。
《這盛世,如你所願》,好提氣的名字!
作者:周灝。
這個名字他們也有印象,之前那篇《大漠敦煌》他們可是反複品讀了好久的!
這時老爺子忽然想起了什麼,“剛才那首《恭喜發財》的作者,是不是也叫這個名?”
“不是同名,就是同一人。”老太太笑道:“那小夥子出了名的詩歌雙絕。”
“江山代有才人出啊,厲害。”老爺子感慨了一句。
舞台上的背景,已經悄然間變成了五星紅旗和天安門交相輝映的畫麵。
悠揚的大編製配樂,開始緩緩響起,一老一少兩支朗誦隊分列舞台左右。
還沒開口,一股宏大敘事的範兒就已經撲麵而來。
“這個音樂真好聽。”老爺子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老太太趕緊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示意他閉嘴。
悠揚的伴奏聲中,一位銀發蒼蒼的老太太,開腔頌出了第一句。
“我抬眼是祖國的澄澈天空
我垂眸是祖國的山河綿繡。”
字正腔圓的兩句詞,瞬間讓人精神一震。
緊跟著,身後的老年隊伍開始齊聲朗誦。
“從高山到大海
從朝陽到日落
幾千年風雲變幻
幾千年大地翻湧
凝聚起的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放不下的是血脈裡的華夏夢!”
停頓片刻,對麵掛著紅領巾的少年朗誦隊開始接棒。
“接連升空的神州號
太空響起的東方紅
嫦娥號在天際邀遊
蛟龍號於海底深潛
無數個振奮人心的日夜
無數個中華兒女為之奮鬥……”
聽到這裡的時候,老兩口的眼睛都已經濕了。
他們當年就是在這個歲數的時候,接受到了完整的紅色思想教育,立誌要為建設祖國奉獻自己的一生。
然後他們用一生踐行了自己兒童時的誌向——老太太一輩子都在一線擔任小學老師,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國花朵,直至退休都依然在免費做一些公益性的輔導。
老爺子為祖國的鋼鐵事業奉獻了自己完整的青春,最後卻倒在了下崗大潮裡,但是他卻並沒有自怨自艾放棄人生,推著一輛小車賣起了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