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殺青的消息,並沒有在網絡上掀起多少波瀾。
除了個彆圈內人士,以及一些消息網很硬的鐵粉以外,還真沒多少人知道這件事。
歸根結底,還是優影內部的動亂影響到了宣發……準確點說壓根就沒有主動宣發。
所有的工作,都得靠周灝這邊自力更生。
明明是個財大氣粗的大平台,卻整得跟個草台班子一樣,就讓人很無語。
不過這些事全都有工作室內部的專業人員跟進,周灝則是一頭紮進了剪輯工作裡。
這時候優影總算做了件人事,派來了一支完整的剪輯團隊,全根跟著周灝工作。
而且出發之前也得到了死命令——彆動私心彆整活,就聽周灝的指揮!
剪輯的難度並不大,他的腦海裡本就有原版的成片,直接照著剪就完事了。
不過原版裡麵有幾個尺度很大的鏡頭,是肯定沒法加進來的,在拍攝時候他就給直接剔除掉了……
三天工作下來,優影派來的剪輯直接被驚呆了。
這尼瑪……怎麼感覺好簡單的樣子?
幾乎都沒有什麼廢素材,隻要照著劇情脈絡拚接起來就行了,根本都不需要動腦子誒?
而且這片子的敘事手法雖然有點直接,但片子一點都不無聊,那種青春期酸酸澀澀的朦朧愛情,簡直讓團隊裡的所有人都感慨萬千。
誰還沒年輕過呢,多多少少都有過校園戀情經曆的呀。
然而現在世麵上那麼多青春題材的影視劇,又有幾部真正拍出了校園戀情的精髓。
真正的校園感情,哪兒那麼多N角戀,哪來那麼多撕逼濫交墮胎的惡俗戲碼啊?
不知道的,還以為華夏的中學生全員都是古惑仔和小太妹呢!
都不用說其他家的,優影自家就出過好幾部相關題材的作品,質量……
隻能說優影的網大業務落到這個地步,不是沒有原因的。
閉關一星期後,剪輯工作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這個速度,讓優影方麵也是大吃一驚。
上次聽到這樣的拍攝製作速度,那還是香江影壇的那幫快槍手,沒想到這位周老師也這麼快?
十一天時間,第一遍的粗剪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全片的敘事脈絡已經全部理順。
剩下的工作可以直接交給剪輯團隊進行二次精剪了,而且精剪過程中還得同時開始調試濾鏡。
青春題材的作品,濾鏡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將會決定全片的第一觀感。
畢竟這個題材的電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回憶”。
回憶都是自帶濾鏡的,是很珍貴的,你要整個大紅大綠的豔俗色調上去……人家第一眼看完直接就點X了,還看個雞毛。
而周灝給團隊定下的濾鏡方向是——清新、自然。
彆搞那些花裡胡哨的色調,儘量往乾淨上靠。
林夕娜那張臉本來就已經自帶濾鏡了,根本不需要那些畫蛇添足的東西。
交代完剪輯這邊的工作後,周灝立刻轉進到下一個任務——同名主題曲編寫。
有原版打底,照搬過來並不難,讓他有點頭疼的是演唱者人選。
按照原來的打算,他是準備讓曹星來唱這首歌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可結果曹星直接給推了——哥,你才是主角啊,還是你來唱吧!
而且這根本不是我的曲風啊,我自己都覺得有點怪!
然而周灝壓根就沒打算接這個茬,一來他的唱功根本就不合格,沒必要去硬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