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英開口:“貪多嚼不爛,我覺得還是專注做一件事情。”
苗美菊糊塗了:“什麼意思?又不養兔子了?”
董文龍解釋道:“小妹的意思是,咱們不種地了,養兔子。”
“農民不種地那還叫農民嗎?”苗美菊立馬反對:“有地才有糧食,有糧食才不會挨餓,咱們這幾年才能吃個飽飯不用餓肚子,這次拿來的兔子不多,村裡這麼多人,咱們家能分到三四隻都算好的,一年下來也就幾十隻,好的話上百隻,能費多少精力,種地才是踏踏實實的。”
“媽,今天我跟四哥去看了那幾家加工廠,其中有一家是紡織廠,是大隊談好,直接跟我們收毛的,不是小作坊,是大廠子,一斤一級兔毛能賣到一百塊,需求隻回越來越大,養兔場也會辦起來,而且種糧食我估摸著也不會長久,大隊裡肯定有新的想法,一味的種地確實能讓大家吃飽,但不能致富啊,現在大隊的做法不就是帶著咱們致富嗎?”
董文龍緊接著補充道:“媽,至於糧食您不用擔心,我每個月學校都有補助,用不了多久就畢業分配工作,錢和票證我都能寄回來一些,三哥那更不用說,隻有三個大人和兩個孩子,完全足夠,覺得不會讓你們餓肚子的。”
“不行不行,我覺得這不靠譜。”苗美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她還是無法接受不種地。
“媽,我天南地北的跑,什麼貨都運過,去過很多展銷會,您是不知道外頭都變化成什麼樣了!擺小攤的都能成萬元戶,很多大城市都建了養殖場,兔子養的好,就自己建個養殖場,如果不行,就看看有沒有機會給小妹買個工作。”
董文學聚精會神的說著自己的所見所聞,試圖讓苗美菊轉變心意。
曾麗芳沒說話,但內心也有是很渴望的。
曾麗芳她爸身體不好,隻有她這麼個女兒,一直嫌棄她是個姑娘,但因為又隻有她,就讓她讀個職業學校,能分配工作,反正她在家裡也乾不了太多農活。
沒想到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她爸媽生了個兒子,她爸就不再讓她讀書。
讓她嫁人換了點錢留給小兒子。
苗美菊覺得曾麗芳人好,善良,又吃苦耐勞,絲毫沒猶豫就找了村裡人幫忙說媒,在她嫁過來後,還拿出錢讓曾麗芳讀完了書。
婆媳關係也非常好,處得就跟親母女一樣。
“媽,咱們試試吧。”
“你們怎麼就鐵了心要養殖,這種地跟養家禽就不衝突啊。”苗美菊一點也不理解,兩手抓也不是難事,做多會累一些。
“可是種地會耗費我們大部分精力,養殖業就做不起來。”董玉英非常清楚,他們家就幾畝地,還是露天的,收成全看老天爺心情。
大豐收自己還能留有餘糧,賣了也能攢些積蓄,可收成不好呢?
交完公糧自己沒糧,還得想辦法去買,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