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英拿出了兩百塊來,準備用在兔子的花銷上。
她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有錢但沒有票,之前都是靠三哥養家,雖然能足夠家裡花銷,但現在情況不同。
虧得是家裡是老媽做主,哥哥疼她又是家裡的頂梁柱,嫂子又是個很善良不計較的人,她才能回家過日子。
現在很多家庭是反對女兒離婚的,更多的還是擔心女兒離婚後要回家,就像苗外婆說的,有不少人都覺得離婚的女兒會給娘家帶來晦氣。
村子裡就有一個離婚後娘家不給回,走投無路跳河的。
她也得拿出一部分錢來,如果真的是隻進不出,天天吃人家的,時間久了,難免心裡都會有些想法。
家裡最近也缺東西,明天她就騎著車去供銷社買些東西。
第二天一早,董玉英就灌滿了水壺,在口袋裡揣著倆雞蛋和一個紅薯就出門了。
穿越過來以後,她才知道為什麼父母出門總是喜歡自帶水和糧食,因為太貴了!
出去吃個東西不僅要錢,還要票,收入又少,自己在家帶的東西也能吃飽。
回想到自己以前出門喝奶茶,上館子,天天點外賣,她就覺得負罪感滿滿,真是太浪費了,那些錢要省下來,夠家裡花銷多久了。
到了供銷社,她買了一些手套和口罩,還有罩衣,以及一些之後可能用上的東西。
她又注意到旁邊有小孩的鞋子,挑了半天也沒喜歡的,就把東西暫時寄存在供銷社,騎著自行車就準備去百貨大樓裡挑。
董玉英打算給小沫和小石頭一人買雙新鞋子和新書包。
家裡人都很節儉,三哥董文學除外,他因為賺得多,所以出手大方,每次出遠門回來,一定會給家裡人帶東西,家裡比較體麵的衣服,都是三個從外省的展銷會上,或者百貨大樓裡買回來的。
而其他人缺東西了,基本都是自己動手做。
小沫和小石頭也就過年的時候會買雙新鞋子,平時在家都是穿嫂子自己做的布鞋。
再過一段時間就要開學了,小石頭是第一次上小學,就當是兩人的開學禮物。
董玉英來到專櫃,仔細打量著玻璃櫃裡的鞋子,有個稍微上年紀的女性櫃員走了過來:“要買什麼?”
“買兩雙女孩男孩穿的運動鞋。”
董玉英不知道孩子的尺碼,就讓兩個孩子赤著腳踩在紙上,用鉛筆畫出了尺寸,還仔細叮囑,千萬不要說。
要是嫂子知道了,肯定不同意她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