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敗壞鹽政之人!(1 / 2)

多少?!

湯昊有些吃驚!

“十六萬九千三百餘引!”

小皇帝再次重複了一遍,對湯昊的反應很是滿意。

他當時聽見了這個數字,何嘗不是跟這野人一樣,吃驚到說不出話來。

“東廠和西廠已經查清楚了,情況比你說的還要嚴重!”

“朕真是沒有想到,朕那兩個好舅舅,竟然如此喪心病狂,如此喪儘天良!”

嘿,多新鮮啊!

湯昊一聽這話也樂了。

那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伯張延齡,可是出了名的大惡棍!

這兩個家夥在弘治年間就開始為非作歹了,仗著他們是二人是張皇後的親兄弟,仗著張皇後和弘治皇帝放縱他們,幾乎是欺男霸女,壞事做儘。

湯昊先前隻告訴了小皇帝其門下商賈倒賣鹽引謀利一事,其他那些事情還是後麵去見張太後之前說出來的,結果小皇帝恨不得提刀剁了他兩個好舅舅。

“而且這大筆鹽引,還隻是從那些商人家中搜出來的!”

小皇帝又補上了一句,道:“誰知道朕那兩個好舅舅,到底貪了多少金銀?”

廢話,你都不知道,我們上哪兒知道去?

“差不多行了,那兩兄弟你可不能動,否則會背上“不孝”的罵名。”

聽見這話,小皇帝忍不住心中一暖。

這野人說的和陳寬一樣,替他這個天子考慮得很是周全。

“放心,朕隻是讓穀大用他們去抓了那幾個商人。”

“但是朕咽不下這口惡氣啊野湯昊!”

如何咽得下這口惡氣?

他這個皇帝都窮成什麼樣子了,可他這兩個好舅舅卻是富得流油!

“野湯昊,你知道嗎?”

“朕即位之初,辦父皇葬禮辦登基大典辦立後大典,因為內庫缺銀子,所以伸手向戶部要錢。”

“不過朕也沒有多要,隻是問內閣大學士劉健等人討要一萬二千鹽引用於織造,結果這些文臣縉紳死活不肯,隻肯給價銀,幾番討價還價,這些文臣縉紳最後還是給了,但是半給鹽引,半給價銀。”

“結果你知道東廠和西廠查那幾個商人查出來了什麼嗎?”

朱厚照惡狠狠地咆哮道:“朕那兩個好舅舅門下隨便一個卑賤商人,隨手都能拿出上萬鹽引,真是可笑到了極點!”

身為大明皇帝,要一個一萬二千鹽引,還要跟內閣跟文臣縉紳扯皮!

而壽寧侯張鶴齡、建昌伯張延齡門下一個卑賤商賈,隨隨便便就能拿出上萬鹽引!

這一對比之下,也不怪小皇帝如此震怒了。

他堂堂大明皇帝,竟然還比不過幾個卑賤商賈!

這種事情擱誰身上,隻怕心裡麵都不會好受。

鹽引,就是領取食鹽和販賣食鹽的憑證。

大明因為西北部長城一線地區的鹽糧由於高寒,屯田的產量十分有限,這就是使得軍隊的部署得不到足夠的後備儲量,所以朝廷推行“開中法”,鼓勵商賈百姓納糧中鹽。

所謂“開中法”,簡單流程就是商人把糧食送到邊鎮,然後再用交割文書到戶部領取相應的鹽引,拿到了鹽引再到鹽場領鹽,最後就是通過自己的渠道售賣出去以此謀利。

鹽鐵都是百姓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資,因此存在極大的暴利。

尋常百姓什麼都可以缺,但鹽是活命的東西,怎麼能缺得了?

這“開中法”其實就是一種打包形式的捆綁銷售,利用商賈逐利之心,放出食鹽專賣權,從而通過商人的銷售渠道和運輸渠道來完成糧食的配給,以此解決九邊重鎮糧食短缺的問題。

但也正是這鹽引存在暴利,因此朝廷實施開中法後,許多權貴看到有利可圖,便開始想方設法奏討鹽引,倒賣給商人,換取利益,或公然走私,在正鹽中夾帶私鹽,牟取暴利。

隨著正統以後官僚腐敗,官商勾結不斷加劇,成化年間,鹽政已經敗壞,成化皇帝本人也推波助瀾,開始將鹽引賜給宦官、親王及權幸家人,比如他曾一次性給那萬貴妃弟弟萬通的家人徐達三萬鹽引。

三萬鹽引,什麼概念呢?

一張鹽引,可以領取食鹽兩百斤,按照均價一斤五文錢,就是一兩銀子,刨除運輸成本這些,就可以最少保底獲利白銀六錢。

成本不提,一張鹽引價值約是一兩銀子,而千張鹽引就可以獲得白銀千兩!

更不用說萬張鹽引了,萬兩白銀的利潤使得票據的價格水漲船高,甚至出現了鹽引售賣的生意出現。

簡單來說,一張鹽引約等於一兩銀子。

而上次小皇帝討要一萬兩千鹽引,差不多就是一萬二千兩雪花白銀,當然存在一定的市場波動,但不會少於一萬兩銀子!

你這麼一開口,就問人家要一萬兩,確實稍顯過分。

但是問題在於,他朱厚照可是大明皇帝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