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
尚真鼎力支持湯昊所言。
甚至為了讓湯昊多留下一些戰兵,直接傾儘舉國之力召集能工巧匠,最後硬生生地湊出了一千人。
當然,這一千個“能工巧匠”,也是相對而言。
裡麵還摻了不少濫竽充數之輩,比如某些酋長首領的子嗣,甚至就連尚真的小兒子尚誌,都被他扔了進來。
對此湯昊雖然很無語,但也選擇全部接收。
畢竟要這批能工巧匠是去造船的,又不是帶著他們回國享清福的。
人家都願意讓這些貴族子嗣去吃苦受罪,就為了搭上大明這艘巨艦,湯昊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他反倒是樂得如此,將琉球跟自己綁在一起,對他本人而言有益無害,也有利於大明出海開啟海洋貿易。
總而言之,琉球的識趣,這確實是一件大好事。
“真要說起來的話,那就是這位大學士身子骨不好,而且他家人身子骨同樣不好。”
不是錦衣衛無能,而是弘治朝承平日久,就算是虛假的太平,也至少建立在國家穩定的基礎之上,沒有發生過什麼兵戈大禍,朝堂之上各方勢力爭鬥也都維持在一定的穩定局勢之中,因此壓根就看不出來多的東西。
因為那濟州島可是朝鮮的疆土,而這濟州島唯一值得重視的地方,就是那座濟州馬場,盛產優良戰馬,一向被朝鮮王朝視為心頭肉。
倒是李東陽本人足夠堅挺,硬生生地撐到了現在,要是他主動識趣地病死,那該有多少啊!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這李東陽作惡太多,所以遭報應了呢?”
畢竟,他可是大明中山侯,尋常金銀財寶,根本就不能打動人心,反倒是送過去後會引起人家的誤會,認為琉球國這是在羞辱他這位大明中山侯!
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唯有天下罕見的至寶,而琉球國擁有的這種至寶,就是這祖傳三寶刀了。
“侯爺這話……沒有道理。”
聽到這話,左一刀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李東陽就算結黨營私,可至少也比那些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要好得多吧?”
不過湯昊卻怎麼都高興不起來,望著這一望無際的茫茫大海,目光深邃且幽遠。
換句話說,他們吃飽了撐的,才會平白無故地將濟州島獻給大明!
回想起這位大明中山侯雷厲風行的手段,尚真心裡麵的不安就越發強烈了。
“一刀,李東陽這個人,你了解嗎?”
朝鮮王朝的心頭肉,就這麼被大明中山侯給強占了,這萬一自家疆土裡以後出現了什麼好東西,那大明是不是也要來上這麼一手?
沒人知道,也沒人能做出保證。
五千戰兵出海,前後陣亡四百餘名將士,三千戰兵負責鎮守濟州馬場,五百戰兵留守琉球,此刻船隊上麵僅僅隻有一千戰兵,其中還有三百餘名傷員。
事實上,琉球國也好,朝鮮也好,南洋諸國也罷,他們之所以願意認可大明為宗主國,一方麵是因為大明回饋的朝貢賞賜太過驚人,他們從中有利可圖;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大明宗主國確實擁有天朝上國的寬厚仁德,不會苛責他們這些藩屬國,也不會惦記他們這些藩屬國的寶貝。
其三,湯昊先前曾就琉球國發展一事,無償提點中山王尚真,給了琉球國擺脫落後貧瘠走上繁榮富強的一條明確道路,這毫無疑問乃是真真正正的天大恩德!
“傳聞這位大學士高才絕識,頗有智計,錦衣衛了解的信息大抵如此了。”
“侯爺,在想什麼呢?”
聽起來,這應該是什麼家族遺傳病,放在大明這個時代就是不折不扣的絕症。
正因為這三份恩德,琉球上下都視湯昊為恩主,同樣他們也存了交好這位大明中山侯的心思,所以才會送出王室祖傳三寶刀。
同樣的道理,琉球國脫離部落製度,成功向封建王朝轉型,擁有一定的武裝力量,在保家衛國的同時,亦可以護衛這條航線商路,對大明而言同樣是一件好事。
對此,琉球國上下都對湯昊感激涕零。
得到這麼個答複,尚真頓時喜不自勝,但心裡麵也生出了些許不安。
結果現在湯昊強行侵占了朝鮮的濟州馬場,無疑是開了一個壞頭,勢必會引起各大藩屬國的不滿和忌憚,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盛情難卻,那就接受!
湯昊鄭重地收下了這三寶刀,又再次提點了一下尚真,關於琉球國以後的發展事宜,並且還將朝鮮貢獻濟州馬場給大明一事告訴了這位中山王,提點他若是再遇到什麼不可抗衡的外敵入侵,可以及時前去濟州馬場求援。
“李東陽官兒是越做越大,他親近家人卻是接連病逝,包括妻子、兄弟、兒女在內,時至今日淪為了一個孤家寡人,還要過繼一個侄子給他養老送終……”
其三,強占濟州馬場,朝鮮君臣對此已經服軟,哪怕他們派遣使者入明抗爭此事,結局也不會發生變化,大不了就是雙方扯皮一陣僅此而已,隻要小皇帝不鬆口,朝鮮王朝最後就隻能選擇割讓濟州馬場,換取他們那位李懌大王上位的合法性,拿到大明宗主國冊封李懌的誥命文書!
此次出海,三個目的,全部達成。
但不得不承認,付出這些代價,自然是值得的。
甚至為了徹底搭上這位大明中山侯,琉球王室將祖傳三寶劍,脅差“治金丸”、短刀“北穀菜切”,全都一口氣贈送給了湯昊。
其一,湯昊率軍剿滅了薩摩國島津氏倭寇,庇護了山北國百姓子民,因此對琉球百姓而言有庇護之恩。
其二,湯昊留下五百戰兵,專司負責琉球國建立軍隊訓練將士,對琉球國更是有輔庇建國之恩。
“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幼時穎悟,先後受業於邵玉、黎淳、柯潛等大儒,金榜題名後被選為庶吉士,此後官運亨通,一路青雲直上,走的是翰林院內閣這條路。”
左一刀安置好了受傷將士,巡視了一遍船隊,這才閒了下來,主動尋到憂心忡忡的湯昊。
湯昊也沒有吝嗇回報,直接留下了五百名戰兵,幫助琉球國訓練軍士,早日形成完備的軍隊。
左一刀畢竟出身錦衣衛,所以對李東陽這等朝堂重臣,生平履曆還是熟記於心。
湯昊聞言一怔,隨即滿臉戲謔笑容。
三個目的全部達成,無疑是一次成功的勝利。
其一,剿滅倭寇,沿海倭寇全部都被肅清,還一舉屠戮了倭寇盤踞的對馬島巢穴,經此一役,不說二三十年,至少十年之內,這些倭寇是決計不敢再次前往大明沿海劫掠襲擾了,他們也沒有這個膽子!
其二,打通航路,此次出海的大小事件,小到戰兵在船上的暈船反應以及恢複時長等等,大到出海的航路航線與海洋風暴等等,都有左一刀的錦衣衛詳細記錄在案,而這將會成為大明水師出海的寶貴經驗,這條航路也被大明戰兵徹底掌控在手中。
湯昊也注意到了尚真的異樣,不過他也沒有多解釋什麼,而是率領將士和匠人們登船,正式踏上了歸途。
左一刀麵露茫然之色,下意識地搖了搖頭。
事實上,李東陽名聲一向好得很,可是正兒八經的忠正賢良,誰聽到他李東陽的大名,不得豎起大拇指。
畢竟人家病了這麼多年,兄弟妻女這些全都接連病逝,他還能一直堅守在崗位上麵,為大明王朝發光發熱,何其感人也!
聽到這話,湯昊陡然微微一怔。
“怎麼?連你都覺得這李東陽是個好人?”
左一刀神色複雜,不知該怎麼回答。
好人壞人的定義,哪有那麼明確。
而這朝堂之上,又不是什麼非黑即白的地方,哪有什麼好說的。
“誠然,他李東陽有著一個好名聲,又是文壇領袖,天下膺服。”
“但是他暗中做那些勾當呢?假借劉大夏這個兵部尚書職權,黨同伐異排斥異己,打壓武夫勳貴不顧九邊軍民死活,為士紳縉紳謀利……這一樁樁一件件,何嘗不是這李東陽的所作所為呢?”
“侯爺。”左一刀咬牙提醒了一句,“李東陽執掌翰林院,又是士林領袖,先前也曾侍立成化東宮,乃是先帝爺的半師,他與那劉大夏到底是不同的,不會……”
原來症結出在這裡。
李東陽是弘治皇帝的近臣半師。
所以不論如何,朝廷都不該苛責這樣一位人物。
湯昊沒有再多說什麼,而是繼續眺望遠方。
沉默良久之後,他才陡然輕笑了一聲。
“你這是害怕我回去之後把他給宰了?”
“不瞞侯爺,確實有此憂慮。”
左一刀苦笑著解釋道:“侯爺明明身在海外,卻對朝政局勢放不下心,此刻更是對那李東陽流露出了殺意。”
“想來此次侯爺率領船隊返航匆匆回京,不久之後就會再次出海,畢竟湯木這些戰兵還遺留海外之地,那臨行之前勢必會將朝堂之上不安穩的因素徹底肅清,李東陽無疑就是首當其衝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