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
在朝野上下的期待之中,使團眾人終於抵達京師。
按照規矩,正使謝鐸當即入宮麵聖,朱厚照索性召開臨時朝會。
畢竟滿朝文武都想知道,那倭國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石見銀礦具體情況又是如何。
得知謝鐸回朝,群臣立刻動身趕去參加朝會。
畢竟涉及到上億紋銀,不能光聽信自己人的一麵之詞。
這謝鐸從不參與任何朝堂爭鬥,安安心心地教書育人做學問,是個純粹的文人!
如此一來,他就沒有任何私心,不會隱瞞倭國一切消息。
也正是如此,當年文臣縉紳才會舉薦謝鐸充當這個正使。
現在,到了收獲的時候了。
事實上,大明使團此次出使倭國,確實不算怎麼順利。
但是現在他們可以天天吃頓頓吃,想吃什麼海鮮都有,而且還全都免費,所以眾人情緒高漲。
大海之上不比陸地,生火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儘管船上已經備了很多的蜂窩煤和木材,但是本著能省就省的原則,直接將海鮮切片吃算是最節能環保的了。
船上的生活是非常枯燥的,沒有什麼娛樂的項目,更是時刻顛簸,不會暈船還好一些,會暈船的簡直就是生不如死。
船上的午餐非常的豐富,有大量的海鮮。
大殿裡麵,皇帝陛下立刻傳見謝鐸。
雖然出海之前船上的食物雖然充足,但是在大海之上航行,誰都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事。
起初大家還十分欣喜,畢竟放在京師裡麵,想要吃到新鮮的海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舍得花大筆銀子。
半個月的時間不算長,但是在大海之上的話,這個日子就變的無比漫長。
但緊接著就有新的困難接踵而至,那就是食物問題。
所以戰兵為了儘可能的節約食物,這些船的後麵都有一張小拖網,一邊在海上行走也是可以一邊拖網捕魚,這讓使團成員每天都有吃不完的海鮮。
而船員們也都吃的很開心,習慣了生吃,這才是在船上最好的選擇,你要是不習慣想吃熟食,做夢去吧!
使團乘坐的福船雖大,但其實也就是那麼大,幾分鐘就可以走完。
各種各樣的海鮮,除了必須要用火烹飪的外,大部分的海鮮都是切片,
群臣下意識地扭頭望去,隻見這位禮部右侍郎滿臉疲憊風霜,顯然此次出使倭國吃了不少苦頭。
最為關鍵的是,整個船隊名義上是謝鐸這位大明正使為主,實際上卻是以京軍統領馬永和鄧伯顏二人為主,畢竟他們麾下的兩千戰兵,可是真正的戰兵,絲毫不會慣著這些文人老爺們。
謝鐸也不可避免地中招了,再加上他年齡大了,所以險些直接喪命在這茫茫大海之中。
先是跨越茫茫大海,就使得這些個平日裡養尊處優的朝臣縉紳有些吃不消了。
可是到了後麵,鐵人也擋不住這樣吃啊!
就連謝鐸都受不了了,聞見那海鮮的腥味就想乾嘔作吐。
最開始就是普遍性的暈船,頭疼得要死,吃什麼吐什麼,最後好在是緩過來了。
幸運的是,他平日裡經常躬耕勞作,所以身子骨還算硬朗,沒過幾天就緩過來了。
在船上就好比戰時,戰兵接管一切,誰他娘地還會慣著你們這些嬌貴的文人老爺!
不過謝鐸畢竟是不一樣的,加上他脾氣好處事公道,所以頗受馬永和鄧伯顏敬重,二人時常開開小灶,給謝鐸做些熟食,畢竟人家年紀大了,經不起這樣的折騰,總得尊老不是。
在這樣枯燥乏味的生活裡麵,船隊總算是抵達了倭國海港。
整整三艘福船抵達港口,在足利義維的指揮下,進入了大內氏的核心領地。
大內氏當代家主,大內義興,在得知消息後,急匆匆地帶著一大群家族武士趕來港口,與大明使團接洽。
大內氏在平安時代成為周防國的國衙官人,積攢了不小的勢力,鐮倉幕府建立以後,大內氏又成為了幕府的禦家人,成為了當地的一方霸主。
等到倭國進入南北朝時代以後,大內家嫡係的大內弘世卻加入了反室町幕府的一方,成為了足利直冬的郎黨,在此期間,大內弘世相繼消滅了幕府方的周防國守護大內長弘(鷲頭大內家)、長門國守護厚東義武,成為兩國的實際支配者。不久後,大內弘世就被室町幕府以正式的周防國、長門國守護職收買,加入了幕府的一方,成為戰國時代大內家的祖先。
大內教弘製定了以山口為中心的裁判製度,事實上就是以山口為領國的首都,控製各分國,當時大內教弘實際控製的地區有周防國六郡、長門國九郡、豐前國八郡、築前國十一郡、安藝國東西條地區及數個島嶼、石見國一郡、肥前國一郡戰國時期,大內氏的領國也基本在這個規模上下浮動。
因為當年鄭和率領無敵艦隊突然抵達倭國,武力威懾之下,先前還一直叫囂的倭國也瞬間臣服了,足利義滿也表現得頗為知趣,不僅主動獻上了寶刀駿馬,更將盤踞對馬、壹歧等地的倭寇團夥一掃而空,“執其渠魁以獻”,隨即正式接受永樂皇帝的冊封,成為大明王朝的藩屬國,兩國也展開了勘合貿易。
儘管日商在寧波等地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官準牙行”的壓價和欺騙,但在“勘合貿易船”停泊期間,當地市舶司的款待還是相當周到的,日常飲食、用品一律免費供應。
不僅日商采購的如生絲、藥材、字畫、書籍等中國產品在日本列島獲利豐厚,就連明帝國的貨幣“永樂通寶”,也獲得了如同今天美元一般的信用和購買力,以至於每每勘合貿易船返航之時,日本國內都是一片“唐船歸朝,宣德錢到來”的喜悅之情。
這與大明勘合貿易獲得了巨大利潤,長期壟斷“明日貿易”的室町幕府,自然吸引了眾多“羨慕妒忌恨”的目光,尤其是在室町幕府因為應仁之亂對倭國各地的控製力大降,各地大名在不斷的崛起情況之下,室町幕府派出的勘合船時常在返航途中,遭遇盤踞在長門、周防等地的大內氏的搶劫,血本無歸,不得不向控製瀨戶內海的大內氏和細川氏讓渡“明日貿易”的權益。
大內氏在室町幕府乃至倭國曆史上都算是一個異類,其自詡為“百濟國琳聖太子”的說法或許有自吹自擂的成分,但其朝鮮南部移民的身份基本上是坐實了的,世代的繁衍和經營,最終令大內氏從周防國大內村的小族群,逐漸發展為世代盤踞本州西部的“西國霸主”。
鐮倉幕府、後醍醐天皇、足利氏雖屢屢對其打壓,終因顧忌其在當地盤根錯節的勢力,而不得不轉用懷柔政策。
比如明應四年,室町幕府組織第七次遣明貿易團,大內氏雖有成化勘合,卻並無國書,不能實現對明貿易,在幕府的斡旋下,大內氏和細川氏共同組成了第七次貿易代表團,這就是讓渡利益的最好證明。
憑借著與明廷貿易賺取的利潤,大內氏實力不斷攀升,而且大內義興本身就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梟雄人物,還在暗中收留了被趕走的室町幕府第十代將軍足利義稙,時刻準備著顛覆京都。
畢竟應仁之亂後,室町幕府掌控力不斷下降,大名與大名之間的戰爭,大名與幕府之間的戰爭,可謂是戰火連綿從未停止,各地大名此之間不斷的征伐,各個大名的內部同樣也是爭權奪利,家臣謀奪家主的產業,武士暗殺家督等等的事情也是時常發生。
偏偏在這樣的節骨眼上,大明王朝還真的派來了使團,甚至還有兩千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大明戰兵,這更是使得大內義興不得不提高了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