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道德對於人心的束縛,天綱地常。
亦或是對於懲罰的恐懼,天羅地網。
還是其他種種地原因。
天始終都根植在人的心中。
這片天未必是外界的作用,同樣也是人對於自我的束縛。
就拿玄源來說,玄源已經是洪荒世界有數的準聖大神通者,他無論是大道修為還是道心早就已經渾然一體。
沒有任何外界的存在,能夠對他的內心進行審判,也沒有任何外界的存在能夠影響到他本身的意誌。
可就算如此,在玄源心中,依舊有著最廣泛的善惡的認知,依舊有一把衡量自己行為的尺子。
這把尺子並非是玄源對自我的束縛,也並非是自己被所謂的善惡所綁架了。
恰恰相反,是因為玄源先有了對於善惡的定義,有自己對於道德的追求,這把衡量自身的尺子才會孕育而生。
這把尺子並非是為限製玄源而存在的,而是為了讓玄源能夠到達自己想要達到的層次而存在的。
算是玄源對於自我的追求的一個目標,一個階段性的標準。
而這個標準存在的意義,正是為了提醒自己,距離自己的追求還有多遠,對於自己的心性的修行還有那些不足。
這把尺子,對於玄源的修行來說是有正麵意義的。
因為這把尺子並不會對玄源造成任何的傷害。
它無法真正阻止玄源的行為,甚至玄源還能夠隨時調整這把尺子的尺度,調整自己的對於自我的追求。
從這個角度來說,玄源理解的天空,是一把尺子,是一種尺度。
而由己及人,這把尺子不止是需要對於自我追求的一個標準,也可以說玄源對於外界的定位的一個標準。
同樣的,也可以說玄源對於世界之道的一個標準。
有了這個思路之後,玄源對於天空之道的參悟一下子就有了想法,也同樣有了一個核心的標準。
所以現在,玄源隻需要在這個標準、這把尺子的帶動下,不斷充實自己對於天空之道的認知就足夠了。
後麵的事情反而變得輕鬆了。
玄源一邊將自己對於天空物質組合的部分融入到自己對於天空之道的認知之中,一邊將自己心中的那把尺子融入到這個核心之中。
說實話,在成為先天神魔,並且不斷修行之後,玄源心中的善惡觀也在不斷的變化。
許多玄源之前以為的善惡在現在都玄源的眼中已經開始模糊,並被新的善惡觀所取代。
就拿對於洪荒世界以及洪荒世界的生靈的認知來說。
玄源之前在西海戰鬥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自己對於西海的生靈以及環境會造成什麼樣的損失。
隻不過在事後,玄源發現了這一點之後,才會因此而感到懊惱,並做出相應的補償。
但是玄源的行為真的能夠彌補自己的行動造成的破壞,彌補那些已經消散的生靈的損失嗎?
當然是不行。
在最初之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這句話玄源作為凡人的角度來說的話是怨恨的,是悲壯的。
可當玄源成為所謂的神仙之後,看待這句話雖然還是抱著憐憫的心態,可卻無法動搖玄源的決定。
哪怕玄源在這場戰爭之後,知道自己要儘可能的避免在洪荒大地或者大海之中動手,最好到九天之上動手。
可一旦真的有戰鬥爆發的時候,玄源會因為這個原因而不出手嗎?
答案顯而易見。
這並非是玄源無情,也不是玄源偽善。
而是這確實是玄源現階段的選擇。
這樣的選擇雖然不是玄源想要看到的,可確實是玄源無法避免的。
就像是有些動物保護者。
玄源能夠理解他們對於貓、狗等寵物的喜愛,以及對他們生存的擔憂。
可他們在關愛貓、狗等寵物的時候,有關注過其他的生物嗎?如果在路邊有螞蟻,他們會因此改變自己的步伐嗎?
哪怕有人會關注到螞蟻的死活,可他們會關注到比螞蟻更小的物生物的死活嗎?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善惡是相對客觀的存在,人們大部分情況下隻能思考自己能夠看見或者接觸到的東西。
而對於現在都玄源來說,洪荒世界的普通生靈離玄源確實太遠了,遠到了玄源不清楚自己上一次和洪荒世界普通的生靈的交流生在什麼時候。
或許是在遊曆洪荒之時的某個時間,也或許是感悟自然的時候的某次遭遇。
哪怕玄源已經能夠把握自我的記憶,擁有無窮的智慧,在第一時間都有些無法確定。
現在看來,或許玄源接觸的印象最深的普通生靈就是自己小世界之中的金鱗吧。
也正是自己在無聊的時候的某次釣魚之中,金鱗給玄源留下了一定的印象,玄源才會在之後每次回到自己的道場之中,都會關注金鱗的情況。
不然玄源怎麼可能對一個洪荒世界的普通生靈投入那麼多的關注,甚至給予他那麼多的饋贈。
要知道,金鱗的環境足以讓洪荒世界的絕大多數生靈感到嫉妒。
所以現在的玄源最樸素的善惡觀,並不會關注細節的東西了,而是開始從洪荒世界的大局出發。
能夠對洪荒世界的存在起到良性作用的就是善,破壞洪荒世界發展的就是惡。
當然,這隻是玄源對於善惡最寬泛的標準罷了,其中還有很多更細的認知。
或許,玄源對於這把標尺的認知,也是不同層次的修士對於世界的認知,隨著修為越來越高深,玄源的立足點也越來越寬泛。
不過玄源一直深信一點,那就是自己總有一天會回歸到更加細微的存在,回歸到普通生靈的思維角度。
或許到了那時,玄源的大道修為已經來到了現在都玄源看不懂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