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發現天地大劫的引子(6k求訂閱!)(2 / 2)

而陷入思考之中的玄源,則是越推演越沒有底氣,越推演越沒有信心。

因為無論從哪個方向來看,這都是一個死局。

因為玄源沒有辦法阻止天地大劫的降臨,無法阻止這些洪荒世界的普通修士那強烈的欲望的誕生,更無法阻止羅睺在這些普通修士上麵動用什麼手段。

至於想辦法解決會製造這個問題的人,想辦法解決羅睺。

不說以羅睺道人的修為,他一心想逃的話,很難真正將其留住。

在羅睺道人沒有做出這件事情之前,按照自己的猜測去擊殺羅睺道人也不符合玄源自身的道。

更彆說哪怕一個羅睺隕落了,還有可能會出現第二、第三個羅睺,他們同樣可以引動洪荒普通生靈的欲望,同樣可以挑起新的天地大劫。

越是推演,玄源越是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在一場浩劫麵前,哪怕以玄源目前的修為,哪怕玄源在浩劫沒有出現征兆之前就發現了,玄源依然沒有挽回的能力。

這種感覺,就和玄源之前在龍漢大劫之時經曆的一樣。

當時的玄源,同樣有著避免龍漢大劫爆發的想法,在希望破滅之後則是希望龍漢大劫儘可能的晚爆發。

希望又破滅了之後,玄源又想著讓龍族少受到點傷害。

希望同樣有破滅了。

最終,玄源也隻能夠聯手三族高層,給洪荒世界的其他頂尖大神通者下絆子。

雖然最後玄源還算是勉強成功了,可在天地大劫麵前,玄源能夠操作的餘地還真不大。

而現在,玄源的麵前又開始麵臨這種情況,同樣的是,玄源依舊束手無策,依舊沒有挽回的辦法。

其實玄源在推演之前,就已經知道自己能夠做的不多,可不努力的話玄源又不甘心。

在得到這個結果之後,玄源並沒有停止自己的推演,依舊在不斷地尋找新的解決辦法。

哪怕這個辦法隻能夠減輕天地大劫之下,這些普通修士的負擔。

說實話,這其實也是玄源的本性如此,不然這些洪荒世界的普通修士的生死存亡,和玄源又哪裡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之前的龍族或許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在玄源心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可這些普通的洪荒生靈,在玄源的心中還真的不算什麼。

可這麼大的災難,玄源始終還是過不了自己心中的那關。

在青鸞的注視下,玄源在推演的過程之中,身上的氣息開始不穩定,甚至額頭都在冒汗。

這時,玄源正推演到洪荒世界一片屍山血海、流血飄櫓的慘狀。

這個場景,甚至比玄源之前在龍漢大劫之中看到的更加血腥。

可以想象的是,現在的洪荒世界的生靈就已經比龍漢大劫更多,而現在還不是天地大劫之時的鼎盛期。

等到真正天地大劫的鼎盛期時,洪荒世界的生靈定然又有著巨大的增長。

在青鸞的注視之下,玄源從不穩定之中,慢慢回歸到了正常,身上的氣息也不再波動。

因為這個時候,玄源已經停止了推演,因為他的推演注定不會有結果。

不過是因為在氣息浮躁之時,玄源自己突然冷靜下來罷了。

在穩定住情緒之後,玄源睜開了雙眼,第一時間看到的則是青鸞那關切的眼神。

這還是玄源第一次看到這樣的眼神。

玄源心中一暖:“是啊,自己現在不再是一個人了,有另外一個人為自己擔心、為自己牽掛的感覺還真的彆有一番滋味。”

看著青鸞的眼神,玄源越發冷靜。

知道青鸞想要了解自己的情況,玄源也就沒有保留,將自己對於下一次天地大劫的猜想同青鸞分享。

當然了,在這些信息之中,並沒有羅睺未來可能做的事情。

不過為了引起青鸞的重視,玄源還是說了之前同羅睺論道之時,發現羅睺道人十分擅長引動彆人的情緒。

同時,還有一部分關於羅睺道人在龍漢大劫決戰之時可能做的事情。

在獲得玄源分享的信息之後,青鸞在第一時間獨自推演這些信息的情況。

畢竟青鸞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又是洪荒世界的頂尖大神通者,對於洪荒世界有著她自己的判斷。

雖然同玄源是道侶關係,可青鸞並不會因此而失去自己的主見和判斷,這對於一個修士來說是致命的問題。

同信任扯不上關係,畢竟玄源的說法隻是玄源的一家之言,青鸞推演之後,會有自己獨立的判斷。

玄源也知道這個情況,所以,在青鸞推演的時候,玄源同樣選擇在一旁靜等,等待青鸞推演出來的最終結果。

一段時間之後,青鸞從推演之中清醒過來。

知道玄源想要問什麼,青鸞麵色沉重的對玄源點了點頭:“你說的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確實很高,確實沒有挽回的餘地。”

“哎~”

玄源難得的歎了口氣,並沒有因為他發現了天地大劫的可能的導火索而感到高興,哪怕玄源之前一直想方設法想要得到這個信息。

哪怕這對於玄源之後在天地大劫之中的行事有著巨大的幫助,能夠為玄源爭取更多的主動權。

玄源心中有些自嘲,看來自己經過這麼多年的修行,依然沒有擺脫自己的本性,依然無法做到太上無情,依然會為各種悲慘事件而感到悲傷。

當然,這也是玄源樂於看見的事情,早在修煉之初,玄源就一直想要避免自己因為修為的精進而距離人性越來越遠。

在這麼重大是事情麵前,玄源依然能夠保持這樣的心性,說實話玄源是高興的,自己這些年來對於心性上注意,確實讓自己比起之前龍漢大劫謀劃之時相比更有人情味。

可玄源還是開心不起來。

青鸞的情況和玄源類似,她同樣在為洪荒世界廣大的普通生靈而感到難過。

其實這也在玄源的意料之內,如果沒有在這些觀念上擁有類似的想法,玄源一開始也不會同青鸞結為道侶。

在各自感慨了一小會之後,玄源和青鸞開始收取外放的情緒,理智對待這件事情。

這時候,青鸞說道:“沒想到玄源你對洪荒世界的變化有這麼敏感的思維,我之前看到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沒有任何感覺。”

玄源有些感慨道:“或許和我之前不久接觸過紅塵之氣有關吧,對於紅塵之氣,我之前就有涉獵,不然也不會這麼快反應過來。”

事實上不僅僅如此,能夠發現這個苗頭的關鍵之一,還是玄源對於羅睺的警惕,可這件事情,顯然不能同青鸞分享。

所以玄源也就隻說出另外一半理由。

青鸞聽完之後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一會兒之後,玄源開始麵對現實,有些艱難的開口道:“雖然有些殘酷,可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正當玄源有些難以啟齒,想要同青鸞談論關於下一次天地大劫之中,他們的利益的時候,青鸞也知道了玄源想要說什麼。

開口道:“不用多說,我懂你。”

我懂你,這簡單的三個字,一下子就擊中了玄源的內心。

是啊,她懂自己,明白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什麼。

玄源不再多解釋什麼,對著青鸞點了點頭之後,開始單刀直入的說道:“既然已經發現這個疑似下一次天地大劫的導火索,我們在下一次天地大劫之中就能夠掌握一定的主動權,我們能夠憑借這個發現做些什麼?”

說完之後,玄源和青鸞各自有陷入了沉思之中,甚至他們不約而同的開始用之前推演出來的大道推演起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以及其中有什麼自己能夠獲得的收益。

這並非是冷血。

不過是修士的本能罷了,更彆提玄源和青鸞這樣有誌於混元之道的修士了。

這場天地大劫,注定和混元之道息息相關,玄源和青鸞在感慨之後,自然會把注意力放在這上麵,這也不過是人之常情罷了。

所以哪怕再感性,玄源和青鸞都能夠做出理智的判斷。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太上忘情吧。

玄源和青鸞艱難的推演著之後的發展,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天地大劫還沒有開啟的跡象,想要推演出天地大劫的發展,自然不會那麼順利。

所以,在一段時間之後,玄源和青鸞得出的結果,也不過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罷了,至於想要知道事情的具體發展,玄源和青鸞都沒有辦法。

其中這也是正常的事情,在龍漢大劫之中,玄源哪怕知道龍漢大劫的發展和結局,可對於龍漢大劫的過程同樣推演不出任何有效的信息。

這或許也就是玄源記憶之中的大勢不可改,小勢不可定的由來吧。

因為一切都是動態的,哪怕天地大劫也不例外。

龍漢大劫之時,玄源所處的三族陣營,不也是一直在同各種對手鬥智鬥勇,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戰術嗎?

在那個時候,洪荒世界的局勢,不也在跟著三族的動作而改變嗎?

雖然大勢沒有變化,可其中的細節發展,可沒有所謂的定數。

在推演完成之後,玄源和青鸞開始分享各種得到的結果。

最終也隻能相看著搖頭苦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